“岂料凤阁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岂料凤阁人”全诗
草盛芸不长,馥烈随微风。
我来偶见之,乃穉彼蘙蒙。
上当百雉城,南接文昌宫。
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钜公。
天喜书将成,不欲有蠹虫。
是产兹弱本,蒨尔发荒丛。
黄花三四穗,结实植无穷。
岂料凤阁人,偏怜葵叶红。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唐书局丛莽中得芸香一本》梅尧臣 翻译、赏析和诗意
《唐书局丛莽中得芸香一本》这首诗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唐书局茂盛的书架上,我找到了一本散发着芸香的古籍。
这芸香像苜蓿一样,生长在茂密的蓬藋之间。
草木茂盛时,芸香并不显眼,只有微风吹过时才能闻到香气。
偶然间我来到这里,才发现那藏在蓬藋中的芸香。
这里紧邻百雉城,南接文昌宫。
我好奇地问这是何处,得知这里有众多修书的大儒。
上天喜欢修书之人,希望这些书籍不受蠹虫侵蚀。
这些脆弱的书籍在这里诞生,茁壮成长于荒丛之中。
它们结出黄色的花穗,结果实无穷无尽。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凤阁中的人们偏爱红色的葵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描述了梅尧臣在唐书局中发现一本宝贵的古籍的经历。诗人把这本书比喻为散发芸香的珍宝,象征着古代文化的馨香。诗中的芸香与苜蓿相比,生长在茂密的蓬藋之间,不引人注意,只有微风吹过时才能闻到。这种描写表达了古籍的珍稀和被埋没的状态。
诗人偶然发现这本书,诗中提到了唐书局、百雉城和文昌宫,这些地方象征着文化的庇护和繁荣。诗人对这本书的发现充满好奇,询问书籍的起源,得知这里有众多修书的大儒,暗示着这些书籍是由知识渊博的人们创作和修订的。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希望,他说天喜欢修书之人,希望保护这些书籍不受蠹虫侵蚀。这体现了对文化传承和珍贵书籍的重视,也反映了作者对书籍保存和修复的期望。
最后,诗人使用了凤阁和葵叶的比喻,凤阁表示高贵、珍爱之意,而葵叶则象征着朴素和平凡。诗人讽刺了那些偏爱红色葵叶而忽略了珍贵书籍的人们,暗示了对于真正珍贵之物的误解和忽视。
整首诗通过对古籍的描绘和隐喻,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和珍贵书籍的珍视与期望,同时也对那些只看表面而忽视内在价值的人们进行了讽刺。
“岂料凤阁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áng shū jú cóng mǎng zhōng de yún xiāng yī běn
唐书局丛莽中得芸香一本
yǒu yún rú mù xu, shēng zài péng diào zhōng.
有芸如苜蓿,生在蓬藋中。
cǎo shèng yún bù zhǎng, fù liè suí wēi fēng.
草盛芸不长,馥烈随微风。
wǒ lái ǒu jiàn zhī, nǎi zhì bǐ yì méng.
我来偶见之,乃穉彼蘙蒙。
shàng dàng bǎi zhì chéng, nán jiē wén chāng gōng.
上当百雉城,南接文昌宫。
jiè wèn cǐ hé dì, shān xiū duō jù gōng.
借问此何地,删修多钜公。
tiān xǐ shū jiāng chéng, bù yù yǒu dù chóng.
天喜书将成,不欲有蠹虫。
shì chǎn zī ruò běn, qiàn ěr fā huāng cóng.
是产兹弱本,蒨尔发荒丛。
huáng huā sān sì suì, jiē shi zhí wú qióng.
黄花三四穗,结实植无穷。
qǐ liào fèng gé rén, piān lián kuí yè hóng.
岂料凤阁人,偏怜葵叶红。
“岂料凤阁人”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