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听便拚衣袖湿”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才听便拚衣袖湿”出自宋代晏几道的《浣溪沙》,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ái tīng biàn pàn yī xiù sh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才听便拚衣袖湿”全诗

《浣溪沙》
唱得红梅字字香,柳枝桃叶尽深藏。
遏云声里送雕觞。
才听便拚衣袖湿,欲歌先倚黛眉长。
曲终敲损燕钗梁。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浣溪沙

作者简介(晏几道)

晏几道头像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注释】:

此为送别词。作者在词中运用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着力描写歌女唱曲的优美动人,从侧面烘托出悲离伤别的命意,虚实相生、情文并茂地表情达意。
上片写女方为送别而唱梅花曲词。起首一句,着一“香”字,极言其唱得既甜美又饱含感情。由乐曲之名联想到真正的梅花,又以红梅之香比喻乐声,听觉与视觉、嗅觉交织起来,这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 ”。字字皆香,声声俱美,可想见歌女此时情愫。
次句“柳枝桃叶尽深藏 ”,反衬补足首句。“柳枝”,指《杨柳枝》曲 。古横吹曲有《折杨柳》。后世翻此曲者,亦多写离别行旅之情。“柳枝”,亦歌女名,见李商隐《柳枝》诗序 。“桃叶”,《古今乐寻》载,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缘于笃爱,献之临江相别时作歌曰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后收入乐府,名《桃叶歌》。柳枝、桃叶,语意双关。亦人名,亦歌名,又与首句“红梅”字面相应。“尽深藏”,是说其他歌女及所唱的曲子都远不及这位姑娘和她的“红梅”曲 。“遏云声里送离觞”,于上片歇拍处小结 。“遏云”,谓歌者声调高亢激越,使天上的行云为之而停止 。《列子·汤问》载,歌者秦青相送薛谭 ,“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送离觞”三字,点出歌筵送别。
过片二句,承“送离觞”从男女双方来写:男方才听便拚衣袖湿,感情简直无法控制;女方欲歌先倚眉黛长,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拚”,有甘愿、不顾惜之意。行人知道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那就索性让泪水流下来吧。“倚”,有依靠、凭仗之意。女子巧画长眉,宜颦宜笑,若是画作“远山眉”时,就更勾起人的离愁别恨了 。“才听”二句,写出行人与歌者早已心意相通,故就更容易被歌声感染。结句敲损燕钗梁,暗用《世说新语·豪爽》所载王仲处咏歌时以铁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之典故,一方面说明男方对女方所唱激赏,两人感情达到了共鸣,另一方面钗梁断则暗示诀别,通过这一典型动作表达凄绝的感情。

“才听便拚衣袖湿”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uàn xī shā
浣溪沙

chàng dé hóng méi zì zì xiāng,
唱得红梅字字香,
liǔ zhī táo yè jǐn shēn cáng.
柳枝桃叶尽深藏。
è yún shēng lǐ sòng diāo shāng.
遏云声里送雕觞。
cái tīng biàn pàn yī xiù shī,
才听便拚衣袖湿,
yù gē xiān yǐ dài méi zhǎng.
欲歌先倚黛眉长。
qū zhōng qiāo sǔn yàn chāi liáng.
曲终敲损燕钗梁。

“才听便拚衣袖湿”平仄韵脚

拼音:cái tīng biàn pàn yī xiù shī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十四缉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才听便拚衣袖湿”的相关诗句

“才听便拚衣袖湿”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才听便拚衣袖湿”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才听便拚衣袖湿”出自晏几道的 (浣溪沙),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