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倾残树得余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起倾残树得余沥”出自宋代张耒的《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ǐ qīng cán shù dé yú l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起倾残树得余沥”全诗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
金山五日厌僧粥,挥榜瓜洲缆古柳。
晨兴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馈罗盘缶。
起倾残树得余沥,洗盏再酌开蓬牖。
风云惨淡秋已严,桑榆摇落山初瘦。
军厨醇味尚烦公,应记疏慵穷太守。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张耒头像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耒所作的《赠吴孟求承议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我非初平叱羊口,
江中浪作群羊走。
金山五日厌僧粥,
挥榜瓜洲缆古柳。
晨兴但怪妻孥喜,
故人致馈罗盘缶。
起倾残树得余沥,
洗盏再酌开蓬牖。
风云惨淡秋已严,
桑榆摇落山初瘦。
军厨醇味尚烦公,
应记疏慵穷太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的生活和情感。诗中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感慨和对友人吴孟求的赞赏。

诗的第一句"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表达了作者不是初平之士,而是在江中的波浪中随羊群奔跑的人。这里可能暗示了作者对自己身份的自谦,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回避。

接下来的两句"金山五日厌僧粥,挥榜瓜洲缆古柳",描述了作者在金山(指长江中的一座山)上度过了五天,对僧侣的清粥而感到厌倦,挥动竞选文榜的手臂,走过瓜洲,看到河边的古柳。这里反映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疲惫和对自然景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晨兴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馈罗盘缶",表达了作者在早晨醒来时感到奇怪的是妻子和孩子的喜悦,而故友吴孟求送来了一罐子珍贵的馈赠。这里可能暗示了作者对于家庭幸福和友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起倾残树得余沥,洗盏再酌开蓬牖",描绘了作者起床后倒出一些残余的酒液,洗净酒杯再次举起,打开窗户享受宽敞的视野。这里展示了作者对于闲适生活和自然环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风云惨淡秋已严,桑榆摇落山初瘦。军厨醇味尚烦公,应记疏慵穷太守",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变迁的感慨。秋天的风云黯淡,夕阳下的桑树凋零,山峦初露寒瘦。作者提到军中的美食和官员的烦恼,可能是在对比自己的清闲和宁静生活,以及对于官职和权力的不感兴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友情以及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深思和对内心真实追求的表达。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具体的场景描写,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起倾残树得余沥”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èng wú mèng qiú chéng yì èr shǒu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wǒ fēi chū píng chì yáng kǒu, jiāng zhōng làng zuò qún yáng zǒu.
我非初平叱羊口,江中浪作群羊走。
jīn shān wǔ rì yàn sēng zhōu, huī bǎng guā zhōu lǎn gǔ liǔ.
金山五日厌僧粥,挥榜瓜洲缆古柳。
chén xīng dàn guài qī nú xǐ, gù rén zhì kuì luó pán fǒu.
晨兴但怪妻孥喜,故人致馈罗盘缶。
qǐ qīng cán shù dé yú lì, xǐ zhǎn zài zhuó kāi péng yǒu.
起倾残树得余沥,洗盏再酌开蓬牖。
fēng yún cǎn dàn qiū yǐ yán, sāng yú yáo luò shān chū shòu.
风云惨淡秋已严,桑榆摇落山初瘦。
jūn chú chún wèi shàng fán gōng, yīng jì shū yōng qióng tài shǒu.
军厨醇味尚烦公,应记疏慵穷太守。

“起倾残树得余沥”平仄韵脚

拼音:qǐ qīng cán shù dé yú lì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十二锡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起倾残树得余沥”的相关诗句

“起倾残树得余沥”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起倾残树得余沥”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起倾残树得余沥”出自张耒的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