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何足论”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世间何足论”全诗
眼下幸无事,世间何足论。
山僧元饱饭,词客谩招魂。
杖策知何诣,门前老圃村。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张耒)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十一月七日五首》张耒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十一月七日五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三杯无奈醉,
一褐有余温。
眼下幸无事,
世间何足论。
山僧元饱饭,
词客谩招魂。
杖策知何诣,
门前老圃村。
中文译文:
喝了三杯酒,却无法醉倒,
一件褐色的衣服还有些温暖。
此刻幸运地没有烦恼,
世间的事情又算得了什么呢?
山中的僧人已经吃饱了饭,
而文人却在徒劳地招魂。
手扶拐杖,我该去何处呢?
门前是一个古老的村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诗中的三杯酒象征着世俗的烦恼,作者喝了三杯酒却无法醉倒,暗示他对这些烦恼已经产生了麻木和无奈的态度。一褐有余温的衣服则象征着内心的温暖和宁静,给予了作者一些安慰。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山中的僧人和文人的对比。山中的僧人已经吃饱了饭,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而文人却在徒劳地招魂,暗示他们在追求名利和虚荣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作者通过对这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然的向往,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疑问和对宁静自然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立思考和追求内心自由的精神。
“世间何足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í yī yuè qī rì wǔ shǒu
十一月七日五首
sān bēi wú nài zuì, yī hè yǒu yú wēn.
三杯无奈醉,一褐有余温。
yǎn xià xìng wú shì, shì jiān hé zú lùn.
眼下幸无事,世间何足论。
shān sēng yuán bǎo fàn, cí kè mán zhāo hún.
山僧元饱饭,词客谩招魂。
zhàng cè zhī hé yì, mén qián lǎo pǔ cūn.
杖策知何诣,门前老圃村。
“世间何足论”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仄韵) 去声十四愿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