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庭草何曾问”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蛙鸣庭草何曾问”全诗
宿疾闲愁俱扫尽,美餐甘寝更无时。
蛙鸣庭草何曾问,水半门扉亦不知。
道似婴儿犹有恨,小轩风月独哦诗。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自嘲》陆游 翻译、赏析和诗意
《自嘲》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公宽容无限奇,养我这个无能老白痴。
宿疾、闲愁一并消散,美食和舒适的睡眠从未有过。
青蛙鸣叫,从未问候过庭草;水潺潺,也不知道半扇门。
世事对我而言像个婴儿,仍心怀怨恨,只有在小轩里,才能感受到风月之美。
诗意:
《自嘲》这首诗写出了作者陆游对自己身份和处境的自嘲,表达了他对自己的无奈和内心的矛盾情感。诗中的"天公大度"表示上天宽容无限,而诗人自称为一个无能的老白痴,暗示自己的无能和无用。作者提到宿疾和闲愁一并消散,揭示了他可能在岁月的洗礼和生活的困扰中得到了某种解脱。然而,尽管外在的困扰消失了,但内心的矛盾和怨恨仍然存在,作者将自己比作婴儿,表达了对世事的不满和内心的不安。只有在小轩中,作者才能感受到风月之美,这可能是他寻求心灵慰藉和宁静的地方。
赏析:
《自嘲》通过自嘲和对内心矛盾的揭示,展现了作者对自身命运和人生的反思。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天公的宽容与自己的无能相对照,强调了作者内心的自卑和无奈。同时,通过描绘宿疾和闲愁的消散,以及对美食和舒适睡眠的渴望,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愉悦的追求。然而,诗的结尾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满和孤独,只有在小轩中才能找到一些片刻的安宁和对美的感受。整首诗以自嘲的口吻写出了作者的心境,展示了对生活和自身处境的独特理解,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
“蛙鸣庭草何曾问”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ì cháo
自嘲
tiān gōng dà dù yī hé qí, yǎng cǐ wú néng lǎo bái chī.
天公大度一何奇,养此无能老白痴。
sù jí xián chóu jù sǎo jǐn, měi cān gān qǐn gèng wú shí.
宿疾闲愁俱扫尽,美餐甘寝更无时。
wā míng tíng cǎo hé zēng wèn, shuǐ bàn mén fēi yì bù zhī.
蛙鸣庭草何曾问,水半门扉亦不知。
dào shì yīng ér yóu yǒu hèn, xiǎo xuān fēng yuè dú ó shī.
道似婴儿犹有恨,小轩风月独哦诗。
“蛙鸣庭草何曾问”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三问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