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氏强献玉”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卞氏强献玉”全诗
王良虽善御,揽辔欲从谁。
汉武伐大宛,杀人若京坻。
孝文却走马,独行先安之。
万物命在天,取舍各有时。
阴阳更用事,冬暖岂所宜。
卞氏强献玉,两刖亦已痴。
幸终遇良工,已剖得不疑。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天下不用车》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天下不用车》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天下不用车,人人乘马驰。
王良虽善御,揽辔欲从谁。
汉武伐大宛,杀人若京坻。
孝文却走马,独行先安之。
万物命在天,取舍各有时。
阴阳更用事,冬暖岂所宜。
卞氏强献玉,两刖亦已痴。
幸终遇良工,已剖得不疑。
中文译文:
天下不用车,人人乘马驰。
尽管王良擅长驾驭,但他揽着缰绳却不知跟随谁。
汉武帝征讨大宛,杀人如同平定京城。
然而孝文帝却骑着马,独自前行保护人民。
万物的命运由天决定,选择和放弃各有时机。
阴阳盛衰也需顺应事物的发展,冬天的温暖并不适宜。
卞氏强行献上珍贵的玉石,却将自己双腿割断,这种行为已经变得愚昧。
幸好最终遇见了一位高明的工匠,才得以解开谜团,不再怀疑。
诗意和赏析:
《天下不用车》是王安石的一首诗词,通过对马车、马匹和人物的比喻,表达了一种理念和观点。诗中以叙事的方式,反映了王安石对时代风貌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中的“天下不用车,人人乘马驰”,是对时代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描述。马匹代表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而马车则象征着过时的观念和制度。通过这样的对比,王安石表达了他对新事物和新思维的认同和推崇。
诗中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帝王,汉武帝和孝文帝。汉武帝征讨大宛,以武力征服他人,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和权力。而孝文帝则通过骑马独行的方式,体现了他关心百姓、以民为本的仁德之举。王安石以这两位帝王作为对比,暗示了他对于善治和仁政的追求。
诗的后半部分涉及天命、阴阳和个人选择等哲学思考。万物命运由天决定,人们在不同的时机做出取舍。阴阳更替也需要顺应事物的发展,冬天的温暖不适宜。这些观点表达了王安石对于自然规律和人事变迁的理解。
诗的最后两句描述了一个寓言故事,卞氏割腿献玉,幸遇良工解惑。这个故事暗喻了一种追求真理和解决难题的态度。卞氏的行为虽然愚昧,但最终通过遇见一个高明的工匠,解开了谜团,得到了答案。这也象征着在人生的追求中,只要遇到正确的方法和引导,就能够解决困惑,找到真理。
《天下不用车》这首诗词展现了王安石对于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的思考,倡导新思维和新观念的接纳。通过对马车、马匹和人物的比喻,以及对历史人物和哲学思考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于善治、仁政和追求真理的追求和理念。整首诗意深远,言简意赅,是王安石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
“卞氏强献玉”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iān xià bù yòng chē
天下不用车
tiān xià bù yòng chē, rén rén chéng mǎ chí.
天下不用车,人人乘马驰。
wáng liáng suī shàn yù, lǎn pèi yù cóng shuí.
王良虽善御,揽辔欲从谁。
hàn wǔ fá dà yuān, shā rén ruò jīng chí.
汉武伐大宛,杀人若京坻。
xiào wén què zǒu mǎ, dú xíng xiān ān zhī.
孝文却走马,独行先安之。
wàn wù mìng zài tiān, qǔ shě gè yǒu shí.
万物命在天,取舍各有时。
yīn yáng gèng yòng shì, dōng nuǎn qǐ suǒ yí.
阴阳更用事,冬暖岂所宜。
biàn shì qiáng xiàn yù, liǎng yuè yì yǐ chī.
卞氏强献玉,两刖亦已痴。
xìng zhōng yù liáng gōng, yǐ pōu dé bù yí.
幸终遇良工,已剖得不疑。
“卞氏强献玉”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