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遗运斤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空遗运斤质”出自宋代苏轼的《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ōng yí yùn jīn zh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空遗运斤质”全诗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是苏轼的一首诗,描述了苏轼对已故友人文与可的怀念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
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
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
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
却吊断弦人。

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对友人文与可的怀念之作。苏轼认为自己在世间没有被真正理解的人,只有文与可曾经一瞥过他的才华所在。虽然文与可已经去世七年,苏轼在看到他的遗迹之后写下了这首诗。他感叹道,他们曾一同追求艺术,如今文与可和他的才华都已逝去,那么在当下,还有谁能为这个世界带来新的艺术之美呢?苏轼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如同失去了运用笔墨的能力和创作诗歌的能力。他感慨于这一切,却只能自己默默地怀念着已逝去的朋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友人文与可的追思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怀疑。苏轼认为自己在世间无人理解,只有文与可曾看到过他的才华所在,这突显了苏轼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独特才情。然而,随着文与可的离世,苏轼感到自己与他们共同追求的精神已经消逝,使得他产生了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质疑。诗中的笔与子逝去的意象,以及诗句中的运斤质和断弦人,都表达了苏轼对自己创作才华逝去的忧虑和对时代现状的反思。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表达对已逝友人的怀念和对自身才华的思考,展示了苏轼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矛盾。苏轼通过诗歌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敬重和对自身创作能力的怀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巨匠的才情和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空遗运斤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ū wén yǔ kě mò zhú bìng xù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

wáng yǒu wén yǔ kě yǒu sì jué, shī yī, chǔ cí èr, cǎo shū sān, huà sì.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yǔ kě cháng yún: shì wú zhī wǒ zhě, wéi zi zhān yī jiàn, shí wú miào chù.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jì méi qī nián, dǔ qí yí jī, ér zuò shì shī.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bǐ yǔ zi jiē shì, shī jīn shuí wèi xīn.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kōng yí yùn jīn zhì, què diào duàn xián rén.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空遗运斤质”平仄韵脚

拼音:kōng yí yùn jīn zh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四质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空遗运斤质”的相关诗句

“空遗运斤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空遗运斤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空遗运斤质”出自苏轼的 (书文与可墨竹(并叙)),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