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为作此诗”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乃为作此诗”全诗
能作诗,皆神仙意。
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
”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
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烝砂。
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
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
画图要识先生面,识问房陵好事家。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三朵花(并叙)》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诗词《三朵花(并叙)》是苏轼在宋代所写,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房州通判许安世,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诗,皆神仙意。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烝砂。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画图要识先生面,识问房陵好事家。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时期一个官员许安世的故事。许安世在给苏轼的信中提到了一位神秘的人,常戴着三朵花,但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于是当地的人们以这三朵花来称呼他。这个神秘人能够写出有仙人意境的诗,并且能够画出真实的画作,有些人甚至得到过他的作品。许安世希望能够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这位神秘人的敬意,并希望能够得到他的一本书籍。
诗人苏轼则在诗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感慨自己在学习道理的道路上并没有取得成就,已经头发变白,无需再浪费时间去追求虚无的事物。他回到家中,只希望能够好好休息一晚,暂时没有时间去追寻那位神秘人和他的三朵花。诗中还有一些象征的意象,比如用手遮住瓶中的鸟,四肢深怕井中的蛇,这些都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警惕和谨慎。
赏析:
这首诗以许安世与神秘人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写许安世的求索之心和苏轼的感慨,表达了对于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的三朵花象征着神秘人的才华和独特之处,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和赞叹。苏轼则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疲倦和对于追求真理的渴望。诗中通过一些具体的意象,如白发、瓶中的鸟和井中的蛇,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增加了诗的艺术性。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于人生追求和现实压力的对比,表达了对于真理和内心自由的向往。它既有哲理思考的深度,又有生活的情感和细节的描绘,展示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洞察力。
“乃为作此诗”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ān duǒ huā bìng xù
三朵花(并叙)
fáng zhōu tōng pàn xǔ ān shì, yǐ shū yí yú yán:" wú zhōu yǒu yì rén, cháng dài sān duǒ huā, mò zhī qí xìng míng, jùn rén yīn yǐ sān duǒ huā míng zhī.
房州通判许安世,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
néng zuò shī, jiē shén xiān yì.
能作诗,皆神仙意。
yòu néng zì xiě zhēn, rén yǒu de zhī zhě.
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
" xǔ yù yǐ yī běn jiàn huì, nǎi wèi zuò cǐ shī.
”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
xué dào wú chéng bìn yǐ huá, bù láo qiān jié màn zhēng shā.
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烝砂。
guī lái qiě kàn yī xiǔ jué, wèi xiá yuǎn xún sān duǒ huā.
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
liǎng shǒu yù zhē píng lǐ què, sì tiáo shēn pà jǐng zhōng shé.
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
huà tú yào shí xiān shēng miàn, shí wèn fáng líng hǎo shì jiā.
画图要识先生面,识问房陵好事家。
“乃为作此诗”平仄韵脚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