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从五竺国”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谁从五竺国”全诗
秀出重楼外,专除世上埃。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慈云四景娑罗树》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慈云四景娑罗树》是苏轼所作,属于宋代的诗词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谁从五竺国,分得一枝来。
秀出重楼外,专除世上埃。
诗意:
这首诗以慈云四景之一的娑罗树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树的赞美和向往。诗中描绘了娑罗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同时也蕴含了对世俗尘嚣的抵制和追求宁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苏轼对娑罗树的赞美和向往之情。首两句“谁从五竺国,分得一枝来。”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树的珍视和仰慕之情。娑罗树是慈云四景中的一种,生长在重楼之外,秀丽而与众不同,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接下来的两句“秀出重楼外,专除世上埃。”则表达了作者对娑罗树的期望,希望通过欣赏和追求美丽的事物,可以净化心灵,摆脱世俗的尘嚣。
整首诗情感简练,言简意赅。作者通过对娑罗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纷扰世俗的抵制。娑罗树象征着宁静和纯洁,它的存在使得人们可以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心灵的净化。通过欣赏娑罗树的美丽,作者渴望能够超越尘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
总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娑罗树的追求和对纷扰世俗的抵制之情,展现了苏轼清雅的诗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谁从五竺国”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í yún sì jǐng suō luó shù
慈云四景娑罗树
shuí cóng wǔ zhú guó, fēn de yī zhī lái.
谁从五竺国,分得一枝来。
xiù chū chóng lóu wài, zhuān chú shì shàng āi.
秀出重楼外,专除世上埃。
“谁从五竺国”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一屋 (仄韵) 入声十三职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