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荔子已斓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墙头荔子已斓斑”全诗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九日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门外橘花犹的皪,
墙头荔子已斓斑。
树暗草深人静处,
卷帘攲枕卧看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三月二十九日的景象。橘树开满了花朵,而墙头上的荔枝已经变得斑斓多彩。在树木蔽日、草丛深密的地方,人们静静地休憩。苏轼卷起帘子,靠在枕头上躺着欣赏山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春日的景象,展现了苏轼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诗中的橘花和荔子是春天的象征,以鲜艳的色彩装点了诗人的周围环境。树木蔽日、草丛深密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幽静宁谧的氛围,似乎将人们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而卷起帘子、攲枕卧看山的动作,则展现了诗人对景色的欣赏和沉思。整首诗以寥寥数语,展现了苏轼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活中宁静和美好瞬间的珍视。
这首诗词抓住了春天的细腻之美,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景色和人物的安逸心境,展示了苏轼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同时,这首诗也传递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即在喧嚣繁忙的世界中,人们应该学会静心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墙头荔子已斓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ān yuè èr shí jiǔ rì èr shǒu
三月二十九日二首
mén wài jú huā yóu de lì, qiáng tóu lì zi yǐ lán bān.
门外橘花犹的皪,墙头荔子已斓斑。
shù àn cǎo shēn rén jìng chù, juàn lián qī zhěn wò kàn shān.
树暗草深人静处,卷帘攲枕卧看山。
“墙头荔子已斓斑”平仄韵脚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五删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