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争看击鹏鹍”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四方争看击鹏鹍”出自宋代苏轼的《同年王中甫挽词》, 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fāng zhēng kàn jī péng kū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四方争看击鹏鹍”全诗

《同年王中甫挽词》
先帝亲收十五人,(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
四方争看击鹏鹍
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
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
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同年王中甫挽词》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同年王中甫挽词》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他对同一时期的朋友王中甫的挽悼之情。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同年王中甫挽词》

先帝亲收十五人,
(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
四方争看击鹏鹍。
如君才业真堪用,
顾我衰迟不足论。
出处升沉十年后,
死生契阔几人存。
他时京口寻遗迹,
宿草犹应有泪痕。

译文:

前朝君主亲自选拔了十五位贤能之士,
(仁宗朝选取了十五位贤良之士,如今只有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和我与弟弟在世。)
四方争相赞誉他们的才华,像击败鹏鹍一样。
你的才华和成就确实值得称道,
而我则因衰老和迟缓而不足为谈。
多年经历升迁和沉浮之后,
生死的契约只剩下几个人。
将来,当我在京口寻找你的遗迹时,
那些宿草上应该还有泪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对已故朋友王中甫的挽悼之作。诗中苏轼回顾了过去,提到了当年朝廷选拔的贤良之士,其中只有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以及苏轼和他的弟弟还在世。然后,苏轼将目光投向已故的王中甫,他称赞了王中甫的才华和成就,认为他是当之无愧的贤良之士。相比之下,苏轼自谦衰老迟缓,认为自己的才华已经不足为谈。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苏轼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他说经过十年的沉浮,生死的契约只剩下几个人,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最后,苏轼表达了对已故朋友的思念和痛惜之情。他想要去京口寻找王中甫的遗迹,相信那些宿草上还会有他的泪痕,这表明了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对已故朋友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的思考。他通过对比自己和已故朋友的才华成就,表达了自谦之情。他也通过描绘生死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呈现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苏轼才情横溢的写作风采。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四方争看击鹏鹍”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tóng nián wáng zhōng fǔ wǎn cí
同年王中甫挽词

xiān dì qīn shōu shí wǔ rén, rén zōng cháo xián liáng shí wǔ rén, jīn wéi fù zhèng gōng zhāng xuān huī qián chún lǎo jí yú yǔ shè dì zài ěr.
先帝亲收十五人,(仁宗朝贤良十五人,今惟富郑公、张宣徽、钱纯老及余与舍弟在耳。
sì fāng zhēng kàn jī péng kūn.
)四方争看击鹏鹍。
rú jūn cái yè zhēn kān yòng, gù wǒ shuāi chí bù zú lùn.
如君才业真堪用,顾我衰迟不足论。
chū chù shēng chén shí nián hòu, sǐ shēng qì kuò jǐ rén cún.
出处升沉十年后,死生契阔几人存。
tā shí jīng kǒu xún yí jī, sù cǎo yóu yīng yǒu lèi hén.
他时京口寻遗迹,宿草犹应有泪痕。

“四方争看击鹏鹍”平仄韵脚

拼音:sì fāng zhēng kàn jī péng kūn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韵脚*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四方争看击鹏鹍”的相关诗句

“四方争看击鹏鹍”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四方争看击鹏鹍”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四方争看击鹏鹍”出自苏轼的 (同年王中甫挽词),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