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耕曾入杏花村”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劝耕曾入杏花村”全诗
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我是朱陈旧使君,(朱陈村,在徐州萧县。
)劝耕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苏轼 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是苏轼的《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何年顾陆丹青手,
画作《朱陈嫁娶图》。
闻道一村惟两姓,
不将门户买崔卢。
我是朱陈旧使君,
(朱陈村,在徐州萧县。)
劝耕曾入杏花村。
而今风物那堪画,
县吏催钱夜打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苏轼在欣赏朱陈村的嫁娶图时的情景。他问道:“何年看过陆掌柜的画作《朱陈嫁娶图》?”朱陈村只有两个姓氏的人居住,却没有豪门大户的存在。苏轼自称是朱陈村的旧使君,指的是曾经在此地任职过。他曾经劝过农民耕种田地,也曾经到过杏花村劝农,表达了他与农民的亲近和关心。
然而,时至今日,朱陈村的景色已经不再美丽,不堪绘画。县吏催促苏轼交纳税款,甚至在夜间敲门催收。这里有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氛围。整首诗以描绘朱陈村的现状和苏轼的感受为主线,通过对风景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社会变迁和现实困境的感慨。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乡村的眷恋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同时亦展现出他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它通过对朱陈村和自身经历的描写,呈现了一种深情厚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劝耕曾入杏花村”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hén jì cháng suǒ xù zhū chén cūn jià qǔ tú
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
hé nián gù lù dān qīng shǒu, huà zuò zhū chén jià qǔ tú.
何年顾陆丹青手,画作《朱陈嫁娶图》。
wén dào yī cūn wéi liǎng xìng, bù jiàng mén hù mǎi cuī lú.
闻道一村惟两姓,不将门户买崔卢。
wǒ shì zhū chén jiù shǐ jūn, zhū chén cūn, zài xú zhōu xiāo xiàn.
我是朱陈旧使君,(朱陈村,在徐州萧县。
quàn gēng céng rù xìng huā cūn.
)劝耕曾入杏花村。
ér jīn fēng wù nà kān huà, xiàn lì cuī qián yè dǎ mén.
而今风物那堪画,县吏催钱夜打门。
“劝耕曾入杏花村”平仄韵脚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