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沾华缨”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玉露沾华缨”出自唐代韦应物的《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 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ù lù zhān huá yī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玉露沾华缨”全诗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
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
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
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
登途建隼旟,勒驾望承明。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
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甿.
皇恩倘岁月,归服厕群英。

更新时间:2024年分类:

作者简介(韦应物)

韦应物头像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韦应物 翻译、赏析和诗意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是唐代韦应物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年时并没有远赴官场,只在东京持着笏板。中年时担任淮郡的守臣,奉命出征各地。我一直对自己的修养和姿态感到不够,更何况是被封为官员的殊荣。效仿愚昧者才刚开始,怎能自私地得到一切。徘徊于亲交朋友之间,怀念昔日的情谊。日暮风雪起,我离去你们的城市。上路时,我举起鹰隼的旗帜,驾车远望着承明之地。云台在空中闪耀,龙阙上升在征程之中。黎明起床,恭敬地奉早朝,头发上沾满了玉露。从今以后的一天,我将承担起治理甿县的责任。如果皇恩继续下去,我将归服于众多英才之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韦应物在出任官职之际的思考和留恋之情。诗人少年时未曾进入官场,个人修养也有所不足。然而,当他中年时被派往淮郡担任刺史,他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惭愧,同时对朋友的情谊倍感怀念。但是,他的使命让他不得不离开朋友们,前往新的城市开始新的职责,不能再纵情留恋。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并通过多个意象表明了他的决心和情感。通过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和对友谊的珍视之情。整首诗以现实的职位调动为背景,以情感的矛盾为主线,以诗人内心的变化和思考为出发点,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变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整体上,这首诗充满着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理想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政治事务的态度和内心的矛盾。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玉露沾华缨”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ì shàng shū láng chū wèi chú zhōu cì shǐ liú bié péng yǒu jiān shì zhū dì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

shào nián bù yuǎn shì, bǐng hù dōng xī jīng.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
zhōng suì shǒu huái jùn, fèng mìng nǎi zhēng xíng.
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
sù cán shěng gé zī, kuàng tiǎn fú zhú róng.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
xiào yú fāng cǐ shǐ, gù sī qǐ huò bìng.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
pái huái qīn jiāo liàn, chuàng liàng kūn yǒu qíng.
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
rì mù fēng xuě qǐ, wǒ qù zi hái chéng.
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
dēng tú jiàn sǔn yú, lēi jià wàng chéng míng.
登途建隼旟,勒驾望承明。
yún tái huàn zhōng tiān, lóng quē yù shàng zhēng.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chén xīng fèng zǎo cháo, yù lù zhān huá yīng.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
yī zhāo cóng cǐ qù, fú yīng lǐ shù méng.
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甿.
huáng ēn tǎng suì yuè, guī fú cè qún yīng.
皇恩倘岁月,归服厕群英。

“玉露沾华缨”平仄韵脚

拼音:yù lù zhān huá yī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玉露沾华缨”的相关诗句

“玉露沾华缨”的关联诗句

网友评论

* “玉露沾华缨”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玉露沾华缨”出自韦应物的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