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的近义词
因小失大的近义词有:为小失大,争猫丢牛,争鸡失羊,削足适履,剖腹藏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发屋求狸,因噎废食,得不偿失,得不酬失,惜指失掌,打草惊蛇,援鳖失龟,杀鸡取卵,舍本逐末,谨毛失貌,因小失大[yīn xiǎo shī dà]的解释:因贪图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出自:汉 刘昼《新论》:“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因小失大的近义词详解
- 1 为小失大
- 拼音:
- wèi xiǎo shī dà
- 解释:
- 为了小利,造成巨大损失。
- 出处: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十九回:“你若不肯,他就告诉了大老爷,找你点错处,革掉了你,你能为小失大吗?”
- 2 争猫丢牛
- 拼音:
- zhēng māo diū niú
- 解释:
- 比喻贪小失大。
- 出处: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0回:“真正是争得猫儿丢了牛。”
- 3 争鸡失羊
- 拼音:
- zhēng jī shī yáng
- 解释:
- 比喻贪小失大。
- 出处:
- 汉·焦延寿《易林》卷八:“争鸡失羊,亡其金囊。”
- 4 削足适履
- 拼音:
- xuē zú shì lǚ
- 解释:
- 因为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 出处: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 5 剖腹藏珠
- 拼音:
- pōu fù cáng zhū
- 解释:
- 破开肚子藏入珍珠。比喻自秘或惜物过甚
- 出处: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 6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拼音:
- qiān lǐ zhī dī,kuì yú yǐ xuè
- 解释:
- 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 出处: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7 发屋求狸
- 拼音:
- fā wū qiú lí
- 解释:
- 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
- 出处:
- 《淮南子 说山训》:“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
- 8 因噎废食
- 拼音:
- yīn yē fèi shí
- 解释: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出处:
-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 9 得不偿失
- 拼音:
- dé bù cháng shī
- 解释:
- 所得到的补偿不了所失去的。形容不上算。
- 出处:
- 宋 陆游《序》:“得不偿失,荣不盖愧。”
- 10 得不酬失
- 拼音:
- dé bù chóu shī
- 解释:
- 见“得不偿失”。
- 出处:
- 《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 11 惜指失掌
- 拼音:
- xī zhǐ shī zhǎng
- 解释: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出处:
-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 12 打草惊蛇
- 拼音:
- dǎ cǎo jīng shé
- 解释:
- 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 出处:
- 宋 郑文宝《南唐近事》:“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为好事者口实焉。”
- 13 援鳖失龟
- 拼音:
- yuán biē shī guī
- 解释:
- 比喻得不偿失。
- 出处:
- 《淮南子·说山训》:“杀戎马而求狐狸,援两鳖而失灵龟,断右臂而争一毛,折莫邪而争锥刀,用智如此,岂足高乎?”
- 14 杀鸡取卵
- 拼音:
- shā jī qǔ luǎn
- 解释:
- 杀了鸡取出鸡蛋。比喻贪图眼前的一点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
- 出处:
- 希腊《伊索语言 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 15 舍本逐末
- 拼音:
- shě běn zhú mò
- 解释:
-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 出处: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16 谨毛失貌
- 拼音:
- jǐn máo shī mào
- 解释:
- 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 出处:
- 《淮南子·说林训》:“画者谨毛而失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