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颂海苔古诗词(关于讴颂祖国的古诗词)

1.关于讴颂祖国的古诗词

歌颂祖国的古诗词太多了

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文天祥的《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杜甫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绩的《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杜牧《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刘禹锡《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2.关于颂秋的诗句

秋风入庭树,孤客最先闻.——唐·刘禹锡《秋风引》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汉·刘彻《秋风辞》

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汉 ·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宋·辛弃疾《昭君怨》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元·黄庚《江村即事》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唐·李白《听蜀僧浚弹琴》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唐·张籍《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燕然山有关的古诗词和典故

1、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

李白)

2、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长相思

李白)

3、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从军行

李昂)

4、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送张相公出征

杨夔)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

王维)

6、燕然如可勒,万里愿从公。(泾州观元戎出师

戎昱)

7、待勒燕然归未得,雪枝南畔少徘徊。(灵池县见早梅

吴融)

8、须凿燕然山上石,登科记里是闲名。(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姚合)

9、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一杯家万里。(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4.请教一些关于颂竹的诗句最好是比较优美,有鉴赏性的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先生名利比尘灰,绿竹青松手自栽。——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竹树带飞岚,荇藻俱明丽。——刘道著《湘江秋晓》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竹竿有甘苦,我爱抱苦节。——孟郊《苦寒吟》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5.与“颂秋”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与“颂秋”有关的诗句有:1.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2.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4.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6.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7.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8.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9.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膝王阁序》10.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 《观沧海》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释义: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2. 《风》原文: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释义:能吹落秋天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赏析: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

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著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3. 《悯农》原文: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释义: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赏析: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

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4. 《望洞庭》原文: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释义: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平浪静如同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赏析: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5. 《秋词》原文: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释义: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云层,一飞冲天,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蓝的天空。

赏析:这首写秋的诗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

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6. 《秋夕》原文: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释义: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赏析: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

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

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7. 《虞美人》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释义: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赏析: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8. 《相见欢》原文: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释义: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

有关颂海苔古诗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