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关于诗词的评价(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怎么样)
1.于丹 重温最美古诗词怎么样
我们这七十年代的人,如果不是家中有较好的读书环境,那么基本上是缺少中国古文化滋养的一代,那时的书中,只有英雄主义,只有刻板教育,整天做的就是分析中心思想,好好的一个故事,非要整出点儿意义来,饶是爱语言的孩子,也是对语文课敬而远之,对于中国古文化的启蒙,我是直到初中才稍稍有所接触,这还得益于一位非常好的语文老师,她对旧课本的厌恶与我们孩子是一样的,所以她找一切时间教我们背古诗歌,虽然学习的时间很少,只有每次早自习,但是影响却是深远的,我是直到那时才知道,原来语文可以学得这么美。
但学到的毕竟太少了,所以我现在写文章时常常深恨自己年少时学到的背会的太少,以至于从来没有出口成诵的时刻,自己文化底蕴的缺失,让我深知一个人如果喜爱文学,年少时哪怕只是囫囵吞枣地背诵,对一生都是极有好处的。到了上班再恋爱结婚后,再喜欢的东西,也没有多少精力去学习与弥补了,常常是去书店买了回来,很认真地挑了一个时间捧着书,却没有百分百的心思认真去品味,这真是人生之最大的遗憾。
如今已经过了靠死记硬背获取知识的年龄,只有一些闲散而亲和的文字或还能引起些共鸣。 于丹老师之名气,带来的评价我想会是两种,有的人全心全意地喜欢这个饱读诗书的女子,有的人却是嫌她硬气有余,而温柔气过少,但无论哪种印象,都不能不让我们对她的博爱有丝毫质疑,若放在古代,这个女子也定是个相当了得的角色,当然放在现代,她的脱颖而出也绝非毫无道理,一个女人,能够于芸芸众生间绽露自己的特色,定是有着别人没有的奇特地方。
从前在电视中看到的于丹,我总是嫌她霸气有余,但是这本新书《重温最美古诗词》却让我对她的印象有所改观,纵然是再硬线条的女子,骨子里也有着她天性中的柔韧与温情。能够通读古典诗词的女子,无论如何,也能于那春花秋月里觅得一丝静谧与安稳,只不过有些女子会以别的姿态掩盖或者掩饰掉了。
怀着虔诚的心读这本书,这样的书,不能一下子关键吞掉,若是如八戒吃人参果一样,囫囵吞下,那么便什么滋味也品尝不到,它需要你一点点慢慢地,假以时日地去品味,而你捧卷的时刻,一定要静,或者寻个午后,或者寻个角落,在于丹老师的引领下,与春秋重新际会、与斜阳明月相邀、与田园登临把酒,那些我们早已寻不见的美景良辰,那些我们被现代生活埋葬掉的自然风光,那些我们没有时间安静下来倾听的惆怅情怀,那些我们内心一直都在,却再也寻不见的诗意,只有寻一个安静的时光,只为你自己的心而阅读,你才能体会到此书的妙此书的清静此书关于千年来源远流长的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重温最美古诗词》不是传统的诗书集,上半部分是诗词,下半部分是一个又一个冰冷的注释,如若想吸收,就没日没夜地去背吧,它更像是一本散文集,以春、秋、斜阳、明月、田园、登临分类,以于丹老师自己对于诗词的感悟来讲解,于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欣赏到一首又一首的佳句名篇,结合现代人的思索,更会让人对于古诗所创造的美产生一种思慕之情,读这样的书,如品一盅下午茶,悠悠的,半日时光便溜走了,怡情怡心,恰正似诗云“偷得浮生半日闲”般心中窃喜。
人至中年,少了些获取占有之心,只有些与彼相遇便是最好之意,所以那些最美的古诗词,年少时来不及背诵,甚至都未曾接触,但是现在却终于相遇相识了,而人生也有了自己的况味,再读这样的文章,便是千般滋味在心头了。
2.于丹最美古诗词阅读感悟六篇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x0d网上买书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评论这本书大多数都是赞美于丹老师的词语很美,可我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很沉重.想来想去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自己对于书里面所提到的诗词几乎全然不知,甚至读书时候学过的也都忘光;第二是因为我觉得诗词对于我们现代人真的成了一种奢侈.其实我内心是向往诗意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只因现在的社会,生活的梦想,工作的现实,让我们将这诗意埋藏了.这让我想到蒋勋老师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里面讲到的,当看到一片景象让我们很感动的时候,然而我们却没有言语来表达此刻心里的感受,那个时候我们是难过的,真的很难过.\x0d于丹说“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知识少年痴谈.”我认为想唤醒中国人心中那份诗意是很难得,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很难得.虽说现在的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x0d爱学习的你们,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吧,那要不要考虑下每天背上一首诗词呢?为了不再 “难过”,我更乐意每天来上一首.希望等到读完部分唐诗宋词后再来读这本书,我想那时我会是幸福的.\x0d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
3.于丹最美古诗词阅读感悟六篇
读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有感\x0d网上买书的时候,看到很多网友评论这本书大多数都是赞美于丹老师的词语很美,可我不知道为什么看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很沉重.想来想去主要还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自己对于书里面所提到的诗词几乎全然不知,甚至读书时候学过的也都忘光;第二是因为我觉得诗词对于我们现代人真的成了一种奢侈.其实我内心是向往诗意的,我相信很多人也是这样,只因现在的社会,生活的梦想,工作的现实,让我们将这诗意埋藏了.这让我想到蒋勋老师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里面讲到的,当看到一片景象让我们很感动的时候,然而我们却没有言语来表达此刻心里的感受,那个时候我们是难过的,真的很难过.\x0d于丹说“我一直深深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中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不要对此不屑,不要认为这些风花雪月知识少年痴谈.”我认为想唤醒中国人心中那份诗意是很难得,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很难得.虽说现在的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看得出作者的那份渴望.\x0d爱学习的你们,我想很多人都有每天背单词的习惯吧,那要不要考虑下每天背上一首诗词呢?为了不再 “难过”,我更乐意每天来上一首.希望等到读完部分唐诗宋词后再来读这本书,我想那时我会是幸福的.\x0d其实,诗意一直都在,只不过我们的忙碌把它遮蔽了;诗意随时会醒来,但在它醒来的时候,我要准备好一颗中国人的“诗心”来迎接它。
4.于丹
贰
秋思浩荡
引子:怅望千秋一洒泪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多情哪堪清秋节
绿荷凝恨背西风(秋之意象之一)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秋之意象之二)
秋色天涯:寂寂江山摇落处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风之约: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凉好个秋
叁
明月千古
引子:江月何年初照人
向明月学一颗平常心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生生之证:秦时明月汉时关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
肆
斜阳晚钟
引子:吟到夕阳山外山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守望一段斜晖脉脉水悠悠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生命安顿:终古闲情归落照
伍
田园林泉
引子:田园是一种状态
法天贵真,琴书消忧
守拙才能归园田
饮酒与归田,直写胸中天
鸟倦飞而知还(田园意象之一)
把世界关在门外(田园意象之二)
田园的烟火气:把酒话桑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陆
登临况味
引子: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落日楼头,栏干拍遍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柒
剑啸长虹
引子:千古文人侠客梦
长啸倚孤剑,目极心悠悠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热血诗情:醉卧沙场君莫笑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
捌
诗酒流连
引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醉中自有真天地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享受诗意,成就最美的人生(代跋)
5.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其中20首
我有这本书呢,特意翻开帮你找的。
第一卷 春风飞扬
1. 一剪梅 舟过吴江(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2.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3. 灞陵行送别(唐·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一作骊歌)愁绝不忍听。
第二卷 秋思浩荡
1. 唐多令·惜别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2. 李商隐 《花下醉》
3. 杜甫 《阁夜》
第三卷 明月千古
1. 李白 《把酒问月》
2. 姜夔 《扬州慢》
3. 张孝祥 《念奴娇 过洞庭》
第四卷 斜阳晚钟
1. 宋祁 《玉楼春》
2. 范仲淹 《苏幕遮》
3. 刘永 《玉蝴蝶》
如果还要,欢迎私信,可以发照片。以上都是自己找的,有点费时间。
6.于丹是不是讲古诗词的好老师
于丹是讲古诗词的好老师。
于丹 ,是一位中国当代知名文化女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中共党员,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
人物评价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著名哲学家、《论语今读》作者李泽厚在谈到于丹对普及经典所作的贡献时,说到:“于丹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一座桥”,于丹的古典今读,可以说是完成了众多国学家的一个心愿,即让经典走近时代,贴切人心,发挥其应有的道德教化、启发民智的作用——她不但做到了,而且做得很成功。她让经典走出象牙塔中华传统文化精妙绝伦,先贤思想如不能教化天下,则流于孤芳自赏;传统经典如不能为今日所传习,则实于丹教授接受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会见为世人的巨大损失。
于丹教授将生动的哲理故事与深刻的个人感悟相结合,使得古典文化中饱含着的朴素的真理,穿越时空将今人的心灵唤醒,推动现时代人格的完善、社会的和谐。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说:社会需要更多于丹这样的学者,让经典走出象牙塔,以大众最能接受的方式传播出去,惠泽社会和人民!她为国家部委各大机关、高校、解放军部队、大型企业、公安干警等作的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在现代社会以及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环境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熏陶,发挥到了极致!踏遍千山,源于她坚守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份真诚热爱,举重若轻,因为她关注着普罗大众最真实的生活方式与文化自由。
于丹教授对于传承和弘扬亚洲传统优秀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