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潮州有关 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
1.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
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全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
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二、赏析
从思想上看 ,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
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 ”、“ 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
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 ”,境界雄阔。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谁有韩愈在潮州做的所有诗 包括赏析 还有韩愈贬谪潮阳的诗和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样可以吗? 一代文学宗师韩愈因反对迎佛骨之事被贬广东潮州,家眷也被赶离长安,并失去小女,痛心疾首之余,挥笔写下了一首著名的七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一封朝奏九重天”,指的是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唐宪宗派人从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法门寺迎取佛骨到皇宫供奉,顿时引起轰动,“老少奔波,弃其业次”,百姓放弃了正常的生业,有的倾家荡产跑到凤翔,跪地拜迎,甚至有人砍断胳臂,或者在头顶上烧香。
对皇帝这样一个造成社会混乱的决定,当时没有人敢说一个不字,惟有刑部侍郎韩愈挺身而出,上了一道《论佛骨表》。这篇奏章,写得有理有据、义正词严:先说上古和商周之际,贤王圣君年皆百岁,天下太平,百姓安乐,“然而中国未有佛”,“非因事佛而致然也”;然后对比,汉以后佛法传入,可是汉明帝在位,才十八年,此后更是“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只有一个“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
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
唐宪宗一看,你这不是咒我吗?勃然大怒,要定韩愈死罪,多亏宰相裴度、大臣崔群等官员求情,总算免掉死罪,但要贬他到离京师七千六百多里外的广东潮州,当时那里一片蛮荒,瘴气瘟疫流行,是少有生还希望的地方,这就是“夕贬潮州路八千”。为了替皇帝除掉劳民伤财的荒唐事,“欲为圣明除弊事”,这个皇帝再糊涂昏庸,当朝的大臣也得说他圣明,表中就有“圣明”“神圣英武”, “肯将衰朽惜残年”,怎肯爱惜我衰朽的残年,这个时候韩愈52岁了。
韩愈一生坚守儒家正统,反对佞佛,尤其反对以朝廷政令推广佛教,而这次更是为了防止社会混乱,让百姓能安居乐业,他才冒死上疏,所以他对非罪远谪虽然愤慨,但丝毫无悔。当他走到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侄孙韩湘赶来同行,为了一路护持他南行。
“雪拥蓝关马不前”,看来当时的山陕高原大雪封山。“马不前”,出自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立马蓝关,漫天大雪,韩愈此时既有坚信自己没有错,老而弥坚,刚直不屈的气概,又有为付出惨痛代价的悲愤。
“云横秦岭家何在”,秦岭指钟南山,回看秦岭,漠漠云横,家在哪里,已经看不见了。唐代政令,贬诏一下,即刻就得登程,不允许告别家眷,家眷随后遣逐出京。
韩愈最担心的是小女儿,只有12岁,体弱多病,能经得起恶吏惊吓和旅途劳顿吗?果然,这个孩子离开长安不久,就死在陕西商县的层峰驿,临死父女都不可能见上一面。老年丧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来韩愈在一篇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
云横雪拥,境界雄阔,大气磅礴,但它背后竟是如此悲惨的故事。尾联“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活用典故,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
此诗与《论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集中表现了韩愈忧国爱民的思想和感情。韩愈正月十四启程,至三月二十五到达潮州,共71天,我们算得出来,平均一天要走100多里,(这在唐代是有制度的,天宝年间规定的贬官日行三百里,《资治通鉴》说自"流贬者多不全矣",后来放宽了。)
如此漫长的迁谪行程,对于古代一个52岁的老人来讲,实在过于沉重和残酷。据记载,在将到达潮州府时,因路途劳顿,水土不服,而奄奄一息,在生命垂危之际,幸亏服用了当地的一种草本植物------被称为人间仙草的铁皮石斛后而痊愈。
韩愈用诗篇记录抒写了一路上的见闻和感情波澜。行至商洛县东武关,适逢吐蕃囚犯流配南方,诗人吟道: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这里固然有他身不如囚之感,又何尝不是宽慰那些囚徒呢?过泷水,诗人从泷吏之口知道了潮州的险恶:下此三千里,有州始名潮。
恶溪瘴毒聚,雷电常汹汹。鳄鱼大于船,牙眼怖杀侬。
他还没到潮州,就已经开始了解那里百姓的疾苦。果然韩愈一到任,着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驱逐长期危害潮州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恶溪中的鳄鱼。
此事,不但有韩愈的一篇《祭鳄鱼文》传世,收入《古文观止》,而且在新旧唐书都有记载,可是我们读起来,有点象神话:令其属秦济以一羊一豚投溪水而祝之曰:“……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鳄鱼有知,其听刺史。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鲸鹏之大,虾蟹之细,无不容归,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今与鳄鱼约:尽三日,其率丑类南徙于海,以避天子之命吏。
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终不肯徙也……刺史则选材技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
3.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
韩愈被贬潮州后所做的诗是《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此诗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全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早晨我把一篇谏书上奏给朝廷,晚上被贬潮州离京八千里路程。 本想替皇上除去那些有害的事,哪里考虑衰朽之身还顾惜余生! 阴云笼罩着秦岭家乡可在何处?大雪拥塞蓝关马儿也不肯前行。
我知道你远道而来该另有心意,正好在瘴江边把我的尸骨收清。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唐元和十四年 (819年)正月,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府法门寺真身塔中将所谓的释迦文佛的一节指骨迎入宫廷供奉,并送往各寺庙,要官民敬香礼拜。
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看到这种信佛行为,便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劝谏阻止唐宪宗,指出信佛对国家无益,而且自东汉以来信佛的皇帝都短命,结果触怒了唐宪宗,韩愈几乎被处死。
经裴度等人说情,最后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责求即日上道。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
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 潮州州治潮阳在广东东部,距离当时的京师长安有千里之遥。
韩愈只身一人,仓促上路,走到蓝田关口时,他的妻儿还没有跟上来,只有他的侄孙子跟了上来,所以他写下这首诗。 二、赏析 从思想上看 ,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
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
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 ”、“ 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
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三、四句用“流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
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 ”,境界雄阔。 “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
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急需一首绝句和一首律诗,题材内容是关于韩愈的 能有关他在潮州的最
一\绝句
《访韩文公祠口占》
赵朴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过潮州韩文公祠口占一绝,现题于祠内)
到此虚怀遇大颠,
留衣亭可与祠班。
不虚南谪八千里,
赢得江山都姓韩。
〔大颠:指唐代潮州名僧大颠和尚.在潮阳灵山寺中有一座“留衣亭”,是韩愈(字退之)在潮州刺史任满后要到袁州赴任前,与他在潮州时结交下的一位好友大颠和尚辞行并留衣为别的遗址。江山都姓韩:潮州山曰韩山,江曰韩江〕
二\律诗.
1\《谒韩祠》
吴兴祚
(清康熙二十三年,两广总督吴兴祚参谒潮州韩文公祠所作并书的诗碑.)
过桥寻胜迹,
徙倚夕阳隈。
绿水迎潮去,
青山抱郭来。
文章随代起,
烟瘴几时开?
不有韩夫子,
人心尚草莱。
2\《观韩愈题名碑后》
林通民
韩公手迹得真难,鹦鹉碑充逸品观,
鱼跃鸢飞论未定①,凤来玉出说乃寒②。
古祠殿壁留遗墨,新刻贞珉已填丹。
斯石应同周猎碣③,一般珍重舆人看。
注:①指人们对“鹦鹉赋碑”及“鱼跃鸢飞”四字说为韩愈手迹有所争议。 ②指《星凤楼》《群玉堂》两法帖之被发现,前此对韩字真伪之争,可罢休了。③周宣王畋猎记事碑——石鼓。
5.韩愈下放潮州,到秦岭时写的诗名是什么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正月。
唐宪宗信佛,曾派人去把释迦牟尼佛的一节指骨迎接到宫中来供养,弄得劳民伤财。韩愈写了一道奏章来劝阻。
唐宪宗大为恼火,要杀掉他,因宰相和其他大臣等出来替他说情,才把他降职,贬到潮州(在今广东省)。他在去潮州时,路经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写了这首诗。
古代左边地位低于右边,“左迁”,就是降职的意思。示侄孙湘,指这首诗是写给侄孙韩湘(就是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看的。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表面看,似乎是淡淡写来,简单地交代被贬的事实。但仔细琢磨,从“朝奏”、“夕贬”看,早晨送上奏章,晚上就被赶出长安。
用了“朝”、“夕”这两个联系如此紧密的时间副词,并不仅仅是表示时间相隔的短促,而从中还透露出这次对皇帝得罪得不轻。为什么得罪皇帝呢?“欲为圣明除弊事”,说明自己的原意是想为圣明的皇帝去掉一些不利于国家的事。
因此,他说为了国家的利益,怎么敢顾惜自己的年老体衰呢?这里,感情很复杂,一方面表白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不敢顾及个人的生死安危;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到了衰朽残年,还走上贬谪远方的长途,心中无限感慨。这种感慨,表示得非常含蓄,但绝不含糊,这从下面第三联看,就很明显。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联的中心是“家何在”。家在那里,本来是无须发问的,但是还提出这个问题,是说这次被贬,分明是有家也归不得了。
回头望长安,看到的只是浮云隔断的终南山(即秦岭),所以发问:家在那里?看一看往前走的道路,蓝田关积雪拥塞,连马也踟蹰不前。马不肯前进,对长安恋恋不舍,正是人恋恋不舍长发的反映。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正烘托了诗人离开长安时心情的悲凉和抑郁。我们知道,韩愈这次被贬,是元和十四年正月,时令已经是早春了,但北国的寒意仍然很浓,蓝关还是积雪茫茫。
这既是他当时的眼中景,又是他被赶出长安冷落、凄凉的心中情。这种情与景的交融,艺术地表现了人物的处境与感受,十分感人。
《酉阳杂俎》里记载,韩湘让韩愈看牡丹在初冬开花,花上有“云横秦岭”两句诗。韩湘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后来韩愈被贬到南方去,路过蓝关时,正好碰到诗句中的情景。这个传说自然不可信,不过用来说明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精彩罢了。
第四联是对韩湘说的,“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意思是说,知道你远路赶来,该不是无意来的吧,那末,就在瘴气弥漫的江边来收葬我的尸骨吧。最后一句,调子很低沉。
古时人们认为南方气候潮湿,夏天水中散发出一种毒气,人碰到就被熏死。这种毒气,叫瘴气或瘴烟。
韩愈是带着极其悲哀和深重的心情说出这些话的。
6.韩愈在潮州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杀,幸亏裴度救援才被贬为潮州刺史。
据《新唐书。韩愈传》说,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
于是写下了一篇《祭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
在潮八月,韩愈自出俸禄重建久废的州学,选拔当地进士赵德主持教育事业,注重农业生产,关心民众生活,举行驱鳄活动。自此潮州社会进一步发展,文风蔚起,英才辈出,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北宋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元佑五年(1090),知州王涤迁至城南七里,几经迁徙,至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迁至桥东今址。
只要对人民带来了好处,人民永远把他铭记。“潮州山水喜姓韩”,江称之为“韩江”,山称之为“韩山”,市区有条街路叫“昌黎路”,还有个学校叫“昌黎路小学”。
韩愈将与潮州的山水世世代代永存在人民的心中。
7.韩愈在潮州有哪些历史传说
韩愈走马牵山 唐代韩愈原在朝廷做大官,因写了一篇奏章劝皇帝不要迎佛骨,以免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皇帝看后很生气,就把他从京城贬到潮州来做刺史。
韩愈上任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心想这山拱如果不堵住,百姓难免受害惨重。
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 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
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下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 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
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做“竹竿山”。
韩愈祭鳄鱼 潮州的韩江,从前有很多鳄鱼,会吃过江的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 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
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
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夭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
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韩愈设水布 古时候,韩江里的放排工,又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霎时跳下江,霎时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于了又湿,常常得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时便索性光着房子,不穿衣服。
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感到很不好意思,就告到官府那里去。官府交涉下来,放排工只好照旧又穿上衣服。
韩愈来到潮州后,这件事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跑到江边实地去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他想: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不闹出病来才怪呢! 回衙后,韩愈便作了个决定,叫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
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做“水布”。 韩愈与叩齿庵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长得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更是使人骇怕。
韩愈本来就是因为劝皇帝不要为迎接释迦牟尼的骨头过份劳民伤财,才被贬到潮州来的,早已对和尚没有好感 了,一见这副“恶相”,更是讨厌,他想这决非好人,回去要好好收拾他,敲掉他那长牙。 韩愈回到衙里,才下轿,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刚才有个和尚要送给老爷的。
韩愈打开一看,里面非金非银,是一对长牙,正好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乾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
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声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
这以后,两人终于成了好朋友。 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好了就这些希望采纳谢谢。
8.韩愈在潮州
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了唐宪宗,几乎被杀,幸亏裴度救援才被贬为潮州刺史。
据《新唐书。韩愈传》说,韩愈刚到潮州,就听说境内的恶溪中有鳄鱼为害,把附近百姓的牲口都吃光了。
于是写下了一篇《祭鳄鱼文》,劝戒鳄鱼搬迁。不久,恶溪之水西迁六十里,潮州境内永远消除了鳄鱼之患。
在潮八月,韩愈自出俸禄重建久废的州学,选拔当地进士赵德主持教育事业,注重农业生产,关心民众生活,举行驱鳄活动。自此潮州社会进一步发展,文风蔚起,英才辈出,赢得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北宋咸平二年(999),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元佑五年(1090),知州王涤迁至城南七里,几经迁徙,至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太守丁允元迁至桥东今址。
只要对人民带来了好处,人民永远把他铭记。“潮州山水喜姓韩”,江称之为“韩江”,山称之为“韩山”,市区有条街路叫“昌黎路”,还有个学校叫“昌黎路小学”。
韩愈将与潮州的山水世世代代永存在人民的心中。
9.韩愈贬岭南时写的七律诗有哪些
韩愈
1首先是首五言的。
《泷吏》诗:“往问泷头吏: 潮州 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
《远览》一诗所写:
所乐非吾独,人人共此情。
往来三伏里,试酌一泓清。
《县斋读书》: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青竹时默钓,白云日幽寻。
2被贬为潮州刺史而路过韶州时,回忆往事,吟出一首《过始兴江口感怀》: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止一身存。
目前百口还相逐,旧事无人可共论。
3韩愈被贬阳山
《次同冠峡》诗:
今日是何朝,天晴物色饶。
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
泄乳交岩脉,悬流揭浪标。
无心思岭北,猿鸟莫相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