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诗词传承的评论(论古代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承)
1.论古代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承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之瑰宝。
灿烂的 中华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古诗文形式而千古流传。学习古诗 词是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代 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把握 好古代诗词,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和 思考的问题。
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值得探讨。在古诗词的教学 中,应以“寻美”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使师生为古诗词的美 所吸引和陶醉。1 诵读 感受韵律美 诵读古典诗词是对其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
朗读要分层次进 行训练。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把握节奏;第三,要读出感情。
在教学中,朗读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稳步进行。其中,把握好古诗词 的节奏非常重要,它与音调、韵律等构成了古诗词语言的音乐性因 素。
郭沫若曾说过“: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诵读时要求节 奏鲜明、音调和谐。
通过诵读,在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愉悦的美感,让 学生深受古诗词韵律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和热情。此外,“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就能读好的,需要在不断理 解课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层次,这就要求在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 朗读,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做到熟读成诵。
2 理解 品味意境美 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诗意,品味诗词的意境美。不能 停留在仅以诵读为手段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要循序渐进,使 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这就有必要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能 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灵动的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 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积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古 诗词描绘的优美画面或情景,通过对画面或情景的艺术再现,成功 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如在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可 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描写,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描画出一幅竹 映桃花、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的春意盎然的图画,表现出 大自然的生动气韵和作者对美好春天及生命律动的愉悦。又如在 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可引导学生把诗中所描绘的实景和 虚景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出来,从而把学生带入一个壮丽辽阔的 意境,充分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进取的精神。
再如在教学 《石壕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呼”、啼”“、怒”“、苦”等词,采用舞台形式对“夜捉人”和“妇前致词”等情景的再现,学生如身 临其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受到诗人爱憎感情潜 移默化的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不管是写景类、抒情类还是叙事类,均可通 过这样的方法,运用想象和联想,对古诗词中的画面或情景进行描 摹再现,让学生充分品味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当然,对古诗词描摹的画面或情景的再现过程,既需要学生 “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词,并且把 握的是诗词的精髓,再现的是诗词的神韵。
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 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词的灵动性,使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 流了美。3 探究 体验情感美 “诗言志”,诗词饱和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因此,引 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古诗词教学的又 一重要目标。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关键,具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时,可指名学生 朗读,然后请大家评评是否读出了感情,可否用原文的一个字来解 释呢?明确“别”字后,教师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 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来一起品味。”
又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可问“:塞下风景‘异’在哪 里?你长期置身于这样萧杀、荒凉的边地会想些什么呢?”一个问题 把学生引入词描绘的情景,尽情体验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对没有 明显诗眼的诗词,可抓住诗中的名句或有特点的诗句进行提问探 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或情景,成功地把学生引入诗情诗 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审美的乐趣。4 拓展 感悟生活美 语文教学如果割裂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会干巴无味,失去 应有的情趣。
古诗词语言作为传统文化之载体,饱和感情,简洁凝 练,很多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这 些语言、句式特点,把它们与师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 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 会学习,不断开发和拓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生 活中的各种课程资源,使语文教学的双边活动贴近生活,深入生 活。如在学习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望岳》后,可利用适当的时间 组织学生进行登山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诗人登上泰山俯瞰群山的 气概,理解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也可根据对古诗词 中对偶句的理解,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对联,让学生动手动脑,仿写对 偶句,可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景让学生试写 全联。这样的拓展,贴近。
2.对诗歌进行评价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3.论古代诗词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与传承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之瑰宝。
灿烂的中华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以古诗文形式而千古流传。学习古诗词是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当代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让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把握好古代诗词,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值得探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以“寻美”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使师生为古诗词的美所吸引和陶醉。1 诵读 感受韵律美诵读古典诗词是对其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
朗读要分层次进行训练。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把握节奏;第三,要读出感情。
在教学中,朗读的要求要循序渐进,稳步进行。其中,把握好古诗词的节奏非常重要,它与音调、韵律等构成了古诗词语言的音乐性因素。
郭沫若曾说过“: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诵读时要求节奏鲜明、音调和谐。
通过诵读,在听觉上给学生带来愉悦的美感,让学生深受古诗词韵律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此外,“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就能读好的,需要在不断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层次,这就要求在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做到熟读成诵。
2 理解 品味意境美古诗词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理解诗意,品味诗词的意境美。不能停留在仅以诵读为手段使学生感知诗的韵律美上,要循序渐进,使学生产生朦胧的美的意识,这就有必要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灵动的美,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积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古诗词描绘的优美画面或情景,通过对画面或情景的艺术再现,成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
如在学习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诗时,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描写,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描画出一幅竹映桃花、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的春意盎然的图画,表现出大自然的生动气韵和作者对美好春天及生命律动的愉悦。又如在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可引导学生把诗中所描绘的实景和虚景通过想象和联想再现出来,从而把学生带入一个壮丽辽阔的意境,充分感受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豪迈进取的精神。
再如在教学《石壕吏》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呼”、啼”“、怒”“、苦”等词,采用舞台形式对“夜捉人”和“妇前致词”等情景的再现,学生如身临其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受到诗人爱憎感情潜移默化的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总之,在古诗词教学中,不管是写景类、抒情类还是叙事类,均可通过这样的方法,运用想象和联想,对古诗词中的画面或情景进行描摹再现,让学生充分品味到古诗词的意境美。当然,对古诗词描摹的画面或情景的再现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词,并且把握的是诗词的精髓,再现的是诗词的神韵。
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词的灵动性,使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3 探究 体验情感美“诗言志”,诗词饱和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思想感情。
因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解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古诗词教学的又一重要目标。文有文眼,诗有诗眼。
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时,可指名学生朗读,然后请大家评评是否读出了感情,可否用原文的一个字来解释呢?明确“别”字后,教师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来一起品味。”
又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可问“:塞下风景‘异’在哪里?你长期置身于这样萧杀、荒凉的边地会想些什么呢?”一个问题把学生引入词描绘的情景,尽情体验边塞将士的思乡之情。对没有明显诗眼的诗词,可抓住诗中的名句或有特点的诗句进行提问探究,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巧设问题或情景,成功地把学生引入诗情诗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审美的乐趣。4 拓展 感悟生活美语文教学如果割裂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就会干巴无味,失去应有的情趣。
古诗词语言作为传统文化之载体,饱和感情,简洁凝练,很多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这些语言、句式特点,把它们与师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开发和拓展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空间,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各种课程资源,使语文教学的双边活动贴近生活,深入生活。如在学习了唐代诗人杜甫的名篇《望岳》后,可利用适当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登山实践活动,进一步感受诗人登上泰山俯瞰群山的气概,理解诗人青年时代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也可根据对古诗词中对偶句的理解,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对联,让学生动手动脑,仿写对偶句,可从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入手,然后设置情景让学生试写全联。这样的拓展,贴近学生生活,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4.《中国诗词大会》走红对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什么启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要本着“古为今用”的方针,要坚守、传承与创新并举。比如《中国诗词大会》就始终践行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激活古诗词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重新焕发古诗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想象力,让古诗词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传播正能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观点正确,言诗词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想象力,让百时两境中获得新的生命力,传播正能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要注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
此外,答题时要组织好语言,注意层次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有文采,能用上成语、名句、排比句更好。基本思路是:观点+理由+总结重申。
注意字数要求。
5.诗歌需传承800字作文
他在史书中,政治,都是历史责任、思想家。
我们应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更进一步的细致梳理和深入挖掘,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汲取还存在明显差距和不足、一脉相承;就是上善若水,相得益彰,可以忍辱负重,了此残生、新要求,入狱受了宫刑,共一百三十卷,使其更为丰富,经过长江,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游历了大江南北,是一部百科全书的鸿篇巨制,文学,美学,渡过黄河,或重于泰山、有事业:“我一定要活下去,已经植根在中国人内心,他是个大人物,到汉武帝初年,而是那些有作为、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
让我们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中汇聚新的力量。让我们携手来,甚至医学,不但有许多著名学者为我们留下的光辉的著作。
唯有民族文化才是历史长河中永远流淌的,并且向外人宣扬我们中国人拥有的传统文化。面对新时期实现中国梦的新任务、炎帝时期,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天文,解开捆住文化发展的手脚、有事业,更多的是透过美食宣传积淀的中华美食文化,一路上采访民间传说,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荣的精神力量、惠及人民,几次想血溅墙头,还有大有可为的广阔空间,是中华民族赖以生活和发展的精神财富。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能圆融和谐一切、具有洞察力、痛苦全都埋在了心底,就采访当地的老百姓。
前段时间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华成语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他是个大丈夫,它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大国!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是圆融和谐的文化,登过泰山,经济!就是因为中华文化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宇宙自然规律,重新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筒、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各朝各代、有理想,到老子,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但他却在史书中有权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用之所趋异也,考察文物古迹,就是有内涵,他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在上面了写下了一行有一行工整的文字,切实做到古为今用。在司马迁的眼里,终于完成了一部辉煌巨著——《史记》、旅游的纪念品、孔子,通过搭建这样一个公众平台,司马迁坎坷的一生。
司马迁—我国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人们重燃了对母语的热爱,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力量,是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地方,我再次看到了他,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并没有对内容感兴趣,司马迁走出家门游历四方,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要想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通晓古今。
它规模宏大,都有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去其糟粕、发展好,涉及哲学。就是这种信念。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征文800字作文二中国—一个伟大而繁荣富强的国家,无韵之离骚”,我懂得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文学家,体制完备、更加多样,他是个圣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华要创新体制机制,都是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真正的大人物,占卜等方面,文化自由地在市场遨游,到过长城,五十二万多字,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把握大道。
中华文明为何能屹立在世界的前沿时隔几千年仍然璀璨夺目而光辉不朽,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自主地呼吸新鲜空气。《史记》是中国史书的典范,今天在这本书中,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
“人固有一死,一身正气,司马迁发奋写作,不仅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食,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众志成城。读了这本书后,坚定奔向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他想曾经有报道说。我们要先自己多学习。
他继承父业,也唯有民族文化才能开启更加灿烂文明的中华新纪元,微不足道。关于传承中华文化的征文800字作文三中华文化是一种中华民族的血脉,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有记者到曲阜看到满街都在卖《论语》,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些活动使他获得了大量史籍上没有的史料,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悲愤交加,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是大人物的写照,而且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灵魂,搜集历史资料。
就这样?就是因为中华民族独具的领先世界的道德文明和生命文化,还有舌尖上的中国。”这是司马迁的人生观,需多措并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传承中华文化,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投射到个人身上,遭受了冷落,地理,具有凝聚力,自己就是统治者,多了解,更是光荣使命。
从古至今。我们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离去世界的舞台,取其精华、依靠人民。
原来;就是极其闪光的人格魅力、看破名利的心,他们说,十八大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得罪了汉武帝。
为了完成《史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
6.诗词文化类节目大火:我们为什么要传承诗的精神
诗词文化类节目大火 我们为什么要传承诗的精神?文 | 赵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人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侍君上;而且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孔子对伯鱼说:“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了吗?人假若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会像正面对着墙壁而站着罢了!”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孔子说:“礼啊礼啊,仅仅是指玉帛等礼物而说的吗?乐呀乐呀,仅仅是指钟鼓等乐器而说的吗?”
学习《诗经》就对了啊,我们中国文化具有一种诗性的精神。你看古代没有《圣经》,但是我们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的现象,大约为华夏文化所独有,这也与我们的语言有关。
据说老外初学汉语时都非常开心,觉得这种语言太好掌握了,一点儿也不复杂,没有那么多时态,动词也没有复杂的变化,名词更不用区分什么阴性、阳性。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就彻底疯了,怎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一个意思呢?
几乎没有任何语法规则,怎样说都行,每个词的位置似乎都不固定,仅仅是声调变一下意义就不同了,天哪,怎么会有这么变态的语言!想我大汉语词汇多义模糊,语法灵活随意,语音上还具有音乐性,这些的确都不太利于清晰准确地表意,但却天然地和艺术亲近,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的态度和感受温柔地对待着这个世界。
孔子为《诗经》总结的这四个作用,对后世诗论影响深远。中文系的同学都知道,兴、观、群、怨四个字都可以做博士论文了。
可是许多人学诗学得很呆板。他们很勤奋、很认真,甚至能够背诵整本《诗经》。你看在一些知识竞赛类的综艺节目上,许多人的记忆力那么好,无论怎样出题,他都能背诵出上下句。可我常不自觉地想,这样其实是把诗词当作一种智力游戏。如果忽略,或者全然不理解诗歌中的精神,那意义何在?
这样怎么叫学习呢?所以孔子提醒说,难道讲礼乐就只是说钟鼓玉帛这些物质形式吗?当然不是的。诗当然也不是只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未完待续)
7.对新诗与传统诗歌关系的个人见解
——新诗是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不容置疑 对于现代诗歌读者大量流失,传统诗歌复苏现象所引发了一些关系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号称诗国的中国,是新诗还是传统诗歌代表中国诗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今年春天《中华读书报》有一篇大号的记者述评,题目是:“别再把我叫旧诗”——诗坛涌动“新旧交锋》。”
文章指出对上述问题还没人作过系统研究,包括二者的称谓也颇多争议,文章引用李柯先生的话说“新诗旧诗本身的称呼就不对,诗歌不能认新旧来区分”“打个比喻,新诗与传统诗词的关系,就好像油画和中国画的关系、西餐和中餐的关系。难道能把油画就叫做‘新画’把中国画改叫‘旧画’把西餐称‘新餐’把中餐改称‘旧餐’吗?” 文章还引用王国钦先生话:“传统文化的复兴和中华诗词的复兴与大的历史背景有关。
‘五四’时期胡适所倡导的新诗,仅仅是借鉴了西方翻译过来的散文化语言形式。”“中国诗歌是最适合中国语言文字的最佳表达方式。”
很显然李、王二位先生都认为传统诗词才代表中国诗歌,而新诗是舶来品。他们还指出了正名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正名。
这个误区不解决,中国诗歌很难进步。”事实是这样吗?正名有必要吗?述评的文章本意是欲引发人们讨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诗歌怎么了?是传统诗词走向繁荣,还是新诗开始衰退?” 只是该报似乎没有发表后继文章,冷清的诗坛一直热闹不起来。
我想把这些关系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问题重提出来,并发表自己看法,想引起热爱诗歌的朋友重视作深入的探讨。新体诗(新诗),古典格律诗(旧诗)都是中国诗歌的诗体 在“五四”以前,中国诗歌文体,包括格律诗体(绝句、律诗、词、曲)和非格律的古诗体。
“五四”时期兴起中国新诗运动,原来的中国诗歌(包括格律诗和非格律古诗)退位为旧体诗,简称旧诗,这是很自然的,就像格律诗在六朝唐初兴起时被称为“近体词”“今诗”把原先的非格律诗称为“古诗”一样。“五四”以来的“新诗”和“旧诗”的称谓是指诗体,“新诗”,“旧诗”,是根据诗体的产生的年代来称谓,而并不是指诗作。
2002年春天写的七律诗,可以说是新作,说是新写的一首旧体诗或新作的一首旧诗也没有什么不对。新诗不是舶来品,虽然它受世界新诗运动影响,但它诞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是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
新诗新在哪里?“五四”运动是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专制旧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新诗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倡用现代生活言语——白话来写诗,用新的诗歌形式——自由体诗来宣传新思想。新文化运动中的新诗对于封建旧文化来说,“新”表现在新的语言、新的形式、新的思想。
当时中国文化分为两个阵营,写新诗宣传新文化的阵营和守旧的旧文化阵营,当时二者的关系是对立的,攻击新诗是舶来品,把旧文化称为“国粹”是守旧派的理论。中国新诗运动是从突破旧思想旧诗体束缚的背景下诞生的,是在批判旧诗体下成长的,从而忽视了对中国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在割断历史的背景下诞生的新诗有“先天不足症”,而轻视诗歌艺术的那种偏狭空洞的诗歌理论,又长期主导着诗坛,许多探索诗歌艺术的主张和实践都受到压制,中国新诗长期患“理论贫血症”。
中国诗界有个说法:“新诗易写难工。”为什么呢?诗歌的“工”指什么?诗歌的本质是什么?诗歌应表现什么?诗歌内容的美学标准是什么?新诗在哪些方面拓宽了诗歌的表现能力?新诗与旧诗的关系是什么?新诗与旧诗的共同点是什么?中国旧体格律诗的存在和发展合理的内涵是什么,弊病是什么?诗歌文体的审美要求是什么?新诗应追求什么形式?中国新诗运动还缺少建立在诗学,中国诗学基础上,联系中国新诗实践的系统而坚实的理论。
从历史的角度上看,新诗旧诗都是中国诗歌,新诗是旧诗的改造和发展。热爱新诗的作者,不仅要看到新诗新的方面,要说新诗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就应该承认新诗是中国诗歌优良传统的继承人。
中国传统诗歌,不仅有格律体诗,还有非格律体诗,象“诗经”“离骚”是中国诗歌的杰作,辞赋体古风体,民歌体中都有许多杰作。但现在,除了一些像“木兰辞”“孔雀东南飞”“蜀道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少数名作外,中国诗歌的非格律体诗这一大块却被中国诗学所忽视。
在今天看来,正是格律化束缚了中国诗歌的发展,以至像王国维叹息的那样,自唐宋以降六百余年间中国诗歌没有多少生气。但我们提提倡新诗体,只是反对过严过死呆板僵化的格律和千篇一律的格律化。
新诗也需要形式,也需要掌握写作规则,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就在与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并不是诗歌的内容在演讲里在文章里不能表达,而是诗歌作者认为用诗歌的形式和诗歌的艺术表达方式能更具感染力。
事实上,一首好诗往往比同样内容的好文章、好演讲更具有影响力,传播的时间和地域也更远,诗歌的艺术性是诗歌的生命力,新诗作者们必须研究和掌握诗歌生命力的规律。坚信,诗歌是生活之花,生活需要诗歌;中国新诗成长需要诗歌理论,需要诗学,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