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示冕》阅读答案及赏析
示冕
[明]于谦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鬟鬟。
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想江南。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注于谦在担任山西巡抚时,接到家信,信中说几天后就是他的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当时于冕随祖父祖母在钱塘老家居住。为了庆贺儿子的生日,于谦便给于冕写下了这首诗。
①阿冕:于谦对自己长子于冕的爱称。于冕(未知-1500),字景瞻,浙江钱塘(杭州)人,于谦之子。
绿:乌黑色。
鬟鬟:形容头发长。
1、这首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刻画了于冕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的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刻画了十三岁的于冕乌发长垂、勤奋读书、孝敬长辈的形象。(3分)
2.①自己为国守卫边疆、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无奈,以及不能照顾家人的愧疚。②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③对于冕健康成长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勤勉努力,不负韶光。(每点2分)
简析
由于很久没有与儿子于冕见面,不知道儿子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所以作者在诗的首联和颔联中想象了儿子现在的情形。于谦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很特殊,诗的开头并没有上来就说儿子要怎么做,给他压力,而是想象,这种想象是不会构成压力的,只是一种暗示。而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在颈联写自己未能经常回家,与家人团圆的原因,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也显露出作者对家人的愧疚。这一联也更加冲淡了对儿子的说教意味。尾联是勉励和告诫于冕努力上进,不要辜负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也寄托了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与颔联呼应。
[明]于谦
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鬟鬟。
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想江南。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
注于谦在担任山西巡抚时,接到家信,信中说几天后就是他的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当时于冕随祖父祖母在钱塘老家居住。为了庆贺儿子的生日,于谦便给于冕写下了这首诗。
①阿冕:于谦对自己长子于冕的爱称。于冕(未知-1500),字景瞻,浙江钱塘(杭州)人,于谦之子。
绿:乌黑色。
鬟鬟:形容头发长。
1、这首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刻画了于冕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的后四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
参考答案
1.这首诗的前四句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2分)刻画了十三岁的于冕乌发长垂、勤奋读书、孝敬长辈的形象。(3分)
2.①自己为国守卫边疆、不能与亲人团聚的无奈,以及不能照顾家人的愧疚。②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③对于冕健康成长的期望和鼓励,希望他勤勉努力,不负韶光。(每点2分)
简析
由于很久没有与儿子于冕见面,不知道儿子现在是个什么状况,所以作者在诗的首联和颔联中想象了儿子现在的情形。于谦对子女的教育方法很特殊,诗的开头并没有上来就说儿子要怎么做,给他压力,而是想象,这种想象是不会构成压力的,只是一种暗示。而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在颈联写自己未能经常回家,与家人团圆的原因,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也显露出作者对家人的愧疚。这一联也更加冲淡了对儿子的说教意味。尾联是勉励和告诫于冕努力上进,不要辜负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也寄托了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与颔联呼应。
上一篇:杜牧《西江怀古》阅读答案及赏析
下一篇:杨载《到京师》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 示冕[明]于谦阿冕今年已十三,耳边垂发绿鬟鬟。好亲灯光研经史,勤向庭闱奉旨甘。衔命年年巡塞北,思亲夜夜想江南。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注于谦在担任山西巡抚时,接到家信,信中说几天后就是他的长子于冕的13岁生日。当时于冕随祖父祖母在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