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纳字的成语 (52个)

1

不住

成语拼音:
àn nà bù zhù
成语解释:
:克制。指激动、愤怒等感情无法抑制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不想遇着许仙,春心荡漾,按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2

半筹不

成语拼音:
bàn chóu bù nà
成语解释: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3

闭门不

成语拼音:
bì mén bù nà
成语解释:
:入,进来。关上门不让人进来。
成语出处: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四:“欲入城则闭门不,将入山则又与贼遇。
4

称臣

成语拼音:
chēng chén nà gòng
成语解释:
旧时指小国向大国臣服而年年进贡。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凡汉东小国,无不称臣贡。”
5

藏垢

成语拼音:
cáng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容。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垢”。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6

之吝

成语拼音:
chū nà zhī lìn
成语解释: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成语出处:
《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7

藏污

成语拼音:
cáng wū nà gòu
成语解释: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垢。”
8

格格不

成语拼音:
gé gé bù nà
成语解释:
谓难以接受。
成语出处:
清·昭槤《啸亭杂录·诗文涩体》:“其《新唐书》好用僻字涩句,以矜其博,使人读之,胸臆间格格不,殊不爽朗。”
9

瓜田不履,李下不正冠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成语解释: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出处: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履,李下不正冠。”
10

瓜田不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成语解释: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履,李下不正冠。”
11

含垢

成语拼音:
hán gòu nà wū
成语解释:
垢、污:脏垢;污秽。心里忍受着羞耻和污辱。本指国君应当有容忍耻辱和诬枉的气度。后指有容忍耻辱的度量;也转用以形容秽恶聚集之处;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12

百川

成语拼音:
hǎi nà bǎi chuān
成语解释:
:容,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成语出处: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13

计劳

成语拼音:
jì láo nà fēng
成语解释:
计:计算;劳:功劳;:接受;封:封赏。指按功劳大小接受封赏
成语出处:
《晋书·庾亮传》:“此之厚幸,可谓弘矣,岂复得计劳封,受赏司勋哉!”
14

须弥

成语拼音:
jiè nà xū mí
成语解释:
须弥:传说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说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须弥大山或整个世界
成语出处:
15

揽权贿

成语拼音:
lǎn quán nà huì
成语解释:
揽:把持。:接。把持权势,并接受贿赂。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到了湖北,方才晓得李统领因为京里有人参他揽权贿等事。”
16

贡称臣

成语拼音:
nà gòng chēng chén
成语解释:
贡品,自称为臣下。后来也用以比喻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成语出处:
《清史稿·太宗本纪》:“宜要其贡称臣,以黄河为界。”
17

垢藏污

成语拼音:
nà gòu cáng wū
成语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成语出处:
《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污,山薮藏疾。”
18

谏如流

成语拼音:
nà jiàn rú liú
成语解释:
虚心听取谏议
成语出处: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折:“为我王谏如流,因此上丞相奏准。”
19

屦踵决

成语拼音:
nà jù zhǒng jué
成语解释:
: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成语出处:
《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屦而踵决。”
20

履踵决

成语拼音:
nà lǚ zhǒng jué
成语解释:
: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成语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履则踵决。”
* 纳的成语,带纳字的成语,包含纳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