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枉字的成语 (51个)

1

寻直

成语拼音:
chǐ wǎng xún zhí
成语解释:
:弯曲;寻:古长度单位,1寻=8尺;直:伸。弯曲一尺而使得一寻伸直。比喻微小的让步换来较大的利益
成语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2

活天冤

成语拼音:
huó tiān yuān wǎng
成语解释:
形容冤之极。
成语出处:
郭沫若《屈原》第四幕:“你们都说三闾大夫发了疯,其实真是活天冤。”
3

措直

成语拼音:
jǔ wǎng cuò zhí
成语解释:
举:选拔,任用;:弯曲,比喻邪恶的人;措:罢黜;直:正直,比喻正直的人。起用奸邪者而罢黜正直者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错诸直,则民不服。”
4

过当

成语拼音:
jiǎo wǎng guò dāng
成语解释: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过正”。
成语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卷四:“石公此论,未为不是;惜乎矫过当,遂开后人口实。”
5

过正

成语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成语解释:
矫:纠正;: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过正之检。”
6

过直

成语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í
成语解释: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过正”。
成语出处:
汉 袁康《越绝书 篇叙外传记》:“子之复仇,臣之讨贼,至诚感天,矫过直,乳狗哺虎,不计祸福。”
7

过中

成语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ōng
成语解释:
比喻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同“矫过正”。
成语出处:
唐 张说《吊陈司马书》:“矫过中,斯害也已。”
8

过正

成语拼音:
jiǎo wǎng guò zhèng
成语解释:
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9

举直措

成语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
举:选拔,任用;:弯曲,比喻邪恶的人;错:废置,罢黜;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选用贤者,罢黜奸邪。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举直错诸,则民服。”
10

举直错

成语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举直措”。
成语出处:
《隶释·汉巴郡太守樊敏碑》:“举直错,谭思旧制。”
11

举直厝

成语拼音:
jǔ zhí cuò wǎng
成语解释:
举:选拔;直:笔直,正直的人;:弯曲,邪恶的人。选用正直者而罢黜奸邪者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所以瞻仰明公者,以公聪明仁智,辅相汉朝,举直厝,致之雍熙也。”
12

挠曲

成语拼音:
náo qū wǎng zhí
成语解释:
指矫正曲直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大论》:“而欲废法以治,是犹不用隐斧斤欲挠曲直也。”
13

之门

成语拼音:
qún wǎng zhī mén
成语解释:
:奸邪。指各种歪门邪道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夫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之门。”
14

奇冤极

成语拼音:
qí yuān jí wǎng
成语解释:
奇:罕见的。罕见的冤屈
成语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0回:“四老爹道:‘小弟此番大概是奇冤极了。’”
15

伸冤理

成语拼音:
shēn yuān lǐ wǎng
成语解释:
洗雪冤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一:“大略多守着现成的案,能有几个伸冤理的?”
16

贪赃

成语拼音:
tān zāng wǎng fǎ
成语解释:
贪赃:官吏接受贿赂;法:歪曲和违背法律。指贪污受贿;违法乱纪。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谁想那两个到的陈州,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17

尺直寻

成语拼音:
wǎng chǐ zhí xún
成语解释:
:弯曲;直:伸直;寻:古量名,八尺。屈折的只有一尺,伸直的却有一寻。比喻在小处委屈一些,以求得较大的好处。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屈也;直,伸也。八尺为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
18

道事人

成语拼音:
wǎng dào shì rén
成语解释:
: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成语出处: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19

担虚名

成语拼音:
wǎng dān xū míng
成语解释:
:徒然。白白占有名位,形同虚设;空有其名并无实际内容
成语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现在这两位姨娘,也是担虚名的。”
20

费唇舌

成语拼音:
wǎng fèi chún shé
成语解释:
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成语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九回:“这官去后,伯伯仍前旧性不改,却不费唇舌?”
* 枉的成语,带枉字的成语,包含枉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