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的成语 (1082个)
-
461
精神抖擞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dǒu sǒu
- 成语解释:
- 抖擞:振奋的样子。精神振作。
- 成语出处: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杭州光庆寺遇安禅师》:“(僧)问:‘光吞万象从师道,心月孤圆意若何?’师曰:‘抖擞精神着。’”
-
462
经始大业
- 成语拼音:
- jīng shǐ dà yè
- 成语解释:
- 经始:开始营造,指开创事业。指开基立国的大事业
- 成语出处:
- 《晋书·乐志》:“经始大业,创造帝基。”
-
463
惊师动众
- 成语拼音:
- jīng shī dòng zhòng
- 成语解释:
- 比喻惊动很多人来做一件事。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只怕燕窝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
464
精神焕发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huàn fā
- 成语解释:
- 焕发:光彩四射的样子。形容精神振作;情绪饱满。
- 成语出处:
- 宋 周密《癸辛杂识后集 太学文变》:“江东李谨思、熊瑞诸人,倡为变体,奇诡浮艳,精神焕发,多用《庄》《列》之语,时人谓之换字文章。”
-
465
精神恍惚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成语解释:
-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 成语出处:
-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
466
精神恍忽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成语解释:
- 恍忽:糊里糊涂的样子。形容神思不定或神志不清。
- 成语出处:
- 《文选·宋玉〈神女赋〉》:“精神怳忽,若有所喜。”
-
467
惊世骇目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ì hài mù
- 成语解释:
- 谓使世人见而惊奇。
- 成语出处: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然不若时用变体,如兵之出奇,变化无穷,以惊世骇目。”
-
468
精神涣散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huàn sàn
- 成语解释:
- 精神:神志,心神;涣散:分散,散漫。形容精神分散不集中
- 成语出处:
- 汉·焦延寿《易林》第14卷:“精神涣散,离其躬身。”
-
469
敬事后食
- 成语拼音:
- jìng shì hòu shí
- 成语解释:
- 语本《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
- 成语出处:
- 语出《论语·卫灵公》:“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邢昺疏:“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
-
470
惊世骇俗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ì hài sú
- 成语解释:
- 世、俗:指一般人。使一般人感到惊骇。
- 成语出处:
- 明 刘基《贾性之市德斋记》:“是皆为惊世骇俗,而有害于道。”
-
471
济世经邦
- 成语拼音:
- jì shì jīng bāng
- 成语解释:
- 济:拯救,救助;邦:国家。拯救人世,治理国家
- 成语出处:
- 明·屠隆《彩毫记·知畿引退》:“此行指望济世经邦,谁想竟成画饼。”
-
472
惊世绝俗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ì jué sú
- 成语解释:
- 谓卓绝特异,使世人震动。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王元之画像赞》:“公之所为,必将惊世绝俗,使斗筲穿窬之流心破胆裂。”
-
473
敬上接下
- 成语拼音:
- jìng shàng jiē xià
- 成语解释:
- 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 成语出处:
- 《隶释 汉金乡长侯成碑》:“安贫乐道,忽于时荣。敬上接下,温故知新。”
-
474
精神满腹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mǎn fù
- 成语解释:
- 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
- 成语出处:
- 《晋书 温峤传》:“深结钱凤,为之声誉;每曰:‘钱世仪精神满腹。’”
-
475
敬授民时
- 成语拼音:
- jìng shòu mín shí
- 成语解释:
- 见“敬授人时”。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梁元帝《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
-
476
惊神破胆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pò dǎn
- 成语解释:
- 形容极其恐惧。
- 成语出处:
-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凡所书判,或是卒然,故趋事皆惊神破胆矣。”
-
477
惊神泣鬼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n qì guǐ
- 成语解释:
- 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 成语出处: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
478
惊蛇入草
- 成语拼音:
- jīng shé rù cǎo
- 成语解释:
- 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
- 成语出处:
- 唐 韦续《书诀墨薮》:“作一牵如百岁枯藤,作一放纵如惊蛇入草。”
-
479
见善若惊
- 成语拼音:
- jiàn shàn ruò jīng
- 成语解释:
- 善:善良,美好;惊:震动。看见好人好事就会受到震动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忠果正直,心怀霜雪;见善若惊,嫉恶如仇。”
-
480
敬授人时
- 成语拼音:
- jìng shòu rén shí
- 成语解释:
- 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 成语出处:
- 《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
* jing成语,jing的成语,带ji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