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的成语 (466个)
-
361
山行海宿
- 成语拼音:
- shān xíng hǎi xiǔ
- 成语解释:
- 行于山间和宿于海上。谓行旅艰险。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南海神庙碑》:“方地数千里,不识盗贼,山行海宿,不择处所。”
-
362
山肴海错
- 成语拼音:
- shān yáo hǎi cuò
- 成语解释:
- 犹言山珍海味。
- 成语出处: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5回:“当下山肴海错,不记其数。”
-
363
束缊还妇
- 成语拼音:
- shù yūn hái fù
- 成语解释:
- 同“束缊请火”。
- 成语出处:
- 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和;惩羹吹虀,尚虑谴诃之及。”
-
364
四肢百骸
- 成语拼音:
- sì zhī bǎi hái
- 成语解释:
-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 成语出处:
-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诗:“四肢与百骸,屈曲如杯锩。”
-
365
山珍海错
- 成语拼音:
- shān zhēn hǎi cuò
- 成语解释:
- 海错:指各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 成语出处:
- 唐 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炮羔如折葵。”
-
366
山陬海澨
- 成语拼音: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成语解释:
- 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澨,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
367
山陬海筮
- 成语拼音:
- shān zōu hǎi shì
- 成语解释:
- 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清 王晫《今世说 德行》:“宦辙所至,山陬海筮,有以读书能为文者,必枉车骑过之。”
-
368
山珍海味
- 成语拼音:
- shān zhēn hǎi wèi
- 成语解释:
- 山珍:山里产的珍异食品;海味:海里的美味食品。指山里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现泛指各种美味佳肴。
- 成语出处: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9回:“姑娘们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腻了。”
-
369
山珍海胥
- 成语拼音:
- shān zhēn hǎi xū
- 成语解释:
- 山珍:山野出产的珍贵食品。山野和海中出产的各种珍异食品。泛指丰盛的菜肴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湲堂永日图序》:“山珍海胥,鼎食宫居者,大夫之养也。”
-
370
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 成语拼音:
- shēn zài jiāng hǎi,xīn chí wèi què
- 成语解释:
- 江海: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驰:心神向往;魏阙:指朝廷。指虽不为官,仍关怀朝政
- 成语出处:
- 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海,而心驰魏阙 。”
-
371
图财害命
- 成语拼音:
- tú cái hài mìng
- 成语解释:
- 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
- 成语出处:
- 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
372
填海移山
- 成语拼音:
- tián hǎi yí shān
- 成语解释:
- 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 成语出处:
-
373
天空海阔
- 成语拼音:
- tiān kōng hǎi kuò
- 成语解释:
- ①谓天地广阔。②常用以形容宏大宽阔。
- 成语出处:
- 宋·汤恢《满江红》词:“酒醒香销人自瘦,天空海阔春无极。”清·顾炎武《答子德书》:“要希馀光下被,俾暮年迂叟得自遂于天空海阔之间,尤为知己之爱也。”清·高凤翰《砚史》:“墨乡磅礴,天空海阔。”
-
374
土木形骸
- 成语拼音:
- tǔ mù xíng hái
- 成语解释: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成语出处:
- 《晋书 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
-
375
天南海北
- 成语拼音:
- tiān nán hǎi běi
- 成语解释:
- ①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②形容(谈话)漫无边际。
- 成语出处:
- 杨朔《熔炉》:“他素来最能关心战士,天南海北,不管怎样调皮捣蛋的人,一经他教育改造,都能脱胎换骨。”
-
376
投山窜海
- 成语拼音:
- tóu shān cuàn hǎi
- 成语解释:
- 山、海,荒凉边远之地。指有罪而被放逐到荒凉边远的地区。
- 成语出处:
- 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若使事得其实,罪当其身,则将浴兰沐芳,自屏于烹鲜之地,惟君侯死生!不然,投山窜海,转死沟壑,岂能明目张胆,托书自陈耶?”
-
377
梯山航海
- 成语拼音:
- tī shān háng hǎi
- 成语解释:
- 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 成语出处:
- 《宋书 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
378
天涯海角
- 成语拼音:
- tiān yá hǎi jiǎo
- 成语解释:
- 天的边缘;海的尽头。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也指彼此相隔极远。涯:边。
- 成语出处:
- 唐 吕岩《绝句》:“天涯海角人求我,行到天涯不见人。”
-
379
天震地骇
- 成语拼音:
- tiān zhèn dì hài
- 成语解释:
- 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 成语出处:
- 《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
-
380
推之四海而皆准
- 成语拼音:
- tuī zhī sì hǎi ér jiē zhǔn
- 成语解释:
- 之:代词,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
* hai成语,hai的成语,带hai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