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气词的成语 (15个)
-
1
有子存焉
- 成语拼音:
- yǒu zǐ cún yān
- 成语解释:
- 焉: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有儿子在
- 成语出处: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
2
得其所哉
- 成语拼音:
- dé qí suǒ zāi
- 成语解释:
- 所:处所;哉;语气词。得到了合适的地方。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载!”
-
3
习焉不察
- 成语拼音:
- xī yān bù chá
- 成语解释:
- 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
4
不亦乐乎
- 成语拼音:
- bù yì lè hū
- 成语解释:
- 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5
都俞吁咈
- 成语拼音:
- dōu yú yù zhé
- 成语解释:
- “吁”念xu1。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清·昭梿《啸亭杂
- 成语出处:
- 《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
6
赫斯之怒
- 成语拼音:
- hè sī zhī nù
- 成语解释:
- 赫:勃然震怒的样子;斯:语气助词。指帝王勃然震怒
- 成语出处:
- 《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
-
7
赫斯之威
- 成语拼音:
- hè sī zhī wēi
- 成语解释:
- 赫:显耀。斯:语气助词。威:威严。指帝王或显耀人物威武奋发貌。
- 成语出处:
- 《晋书·应詹传》:“陛下宜奋赫斯之威,臣等当得负戈前驱,庶凭宗庙之灵,有征无战。”
-
8
习焉弗察
- 成语拼音:
- xí yān fú chá
- 成语解释:
- 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 成语出处:
- 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孙白谷》:“此实传庭,又或误以为‘傅庭’,耳食之徒,遂习焉弗察耳。”
-
9
进退维谷
- 成语拼音:
- jìn tuì wéi gǔ
- 成语解释:
-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 成语出处:
-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
10
何其毒也
- 成语拼音:
- hé qí dú yě
- 成语解释:
- 也:文言助语,置于词尾,与“何”相配合,构成反诘语气。多么狠毒呀!
- 成语出处:
-
11
习焉不觉
- 成语拼音:
- xī yān bù jué
- 成语解释:
- 习:习惯;焉:语气助词,相当于“于是”的意思。指习惯于某种事物而觉察不到其中的问题
- 成语出处:
- 清·沈德潜《学诗晬语》下卷:“改漫为熳,不知起于何时?焉乌成马,习焉不觉,殊可怪也。”
-
12
神乎其神
- 成语拼音:
- shén hū qí shén
- 成语解释:
- 神:神秘;乎: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其:那样。形容非常奇妙神秘。
- 成语出处: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75回:“向日闻得古人有‘袖占一课’之说,真是神乎其神,我只当是神仙所为,凡人不能会的。”
-
13
惟妙惟肖
- 成语拼音: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成语解释:
- 形容描写或摹仿得非常逼真、传神。惟:语气助词。
- 成语出处:
- 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
14
至矣尽矣
- 成语拼音:
- zhì yǐ jìn yǐ
- 成语解释:
- 至:到。矣:语气助词。尽:极点。到了极点,无以复加。
- 成语出处:
- 《庄子·齐物论》:“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
15
锋芒逼人
- 成语拼音:
- fēng máng bī rén
- 成语解释:
- 锋芒:刀剑之类武器的刀口和尖端;比喻人的锐气;才干等。形容言词话语尖锐犀利;给人以威胁。
- 成语出处:
- 华而实《汉衣冠》第二回:“想借着师友渊源、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
* 关于语气词的成语 形容语气词的成语 描述语气词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