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的成语 (24个)
-
1
方命圮族
- 成语拼音:
- fāng mìng pǐ zú
- 成语解释:
- 方命:违命;圮族:危害族人。指不遵从法纪命令,危害同族的人。比喻民族败类
- 成语出处:
- 《尚书·尧典》:“吁!咈哉,方命圮族。”
-
2
以夷攻夷
- 成语拼音:
- yǐ yí gōng yí
- 成语解释:
- ①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②晚清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 成语出处:
- 《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颜师古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互相攻击也。”《明史·李材传》:“给事中唐尧钦等亦言:‘材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
3
尊王攘夷
- 成语拼音:
- zūn wáng rǎng yí
- 成语解释:
- 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 成语出处:
-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
4
瘠牛羸豚
- 成语拼音:
- jí niú léi tún
- 成语解释:
- 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 成语出处:
- 清 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杜兰斯哇人,撒逊人等,亦随其所敌视之马哥耶族,同成灰烬。瘠牛羸豚,坐待割。”
-
5
披发左衽
- 成语拼音:
- pī fà zuǒ rèn
- 成语解释:
- 左衽:衣襟向左掩。头发披散;前襟左开。指古代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异族。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6
化外之民
- 成语拼音:
- huà wài zhī mín
- 成语解释:
- 化:开化;民:民众。文明地区以外的民众,即没有开化的民众。旧时统治阶级的偏见,指中国教化达不到、法律管不着的少数民族。
- 成语出处:
- 《唐律疏义·名例》:“诸化外之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
7
救亡图存
- 成语拼音:
- jiù wáng tú cún
- 成语解释:
- 拯救祖国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
- 成语出处:
- 《鬼谷子 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
8
哀兵必胜
- 成语拼音:
- āi bīng bì shèng
- 成语解释: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成语出处:
-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
9
楚弓楚得
- 成语拼音:
- chǔ gōng chǔ dé
- 成语解释:
- 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
- 成语出处:
- 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
10
出疆载质
- 成语拼音:
- chū jiāng zài zhì
- 成语解释:
- 疆:边疆;质:同“贽”,古代初次见面的礼物。指带着见面礼到国外去。比喻出卖民族利益,投靠外国
- 成语出处: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
-
11
断发文身
- 成语拼音:
- duàn fà wén shēn
- 成语解释:
- 剪短头发,身上刺着花纹。是古代某些民族的风俗。
- 成语出处:
- 左丘明《左传 哀公七年》:“仲雍嗣之,断发文身,祼以为饰。”
-
12
分而治之
- 成语拼音:
- fēn ér zhì zhī
- 成语解释:
-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 成语出处:
- 清·俞樾《群经平议·周官二》“巫马下士二人医四人”:“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是亦不自医也。”
-
13
放诸四夷
- 成语拼音:
- fàng zhū sì yí
- 成语解释:
- 放:放逐;四夷:古代对华夏族以外民族的蔑称。指放逐到四方边远地区
- 成语出处:
- 鲁迅《对于批评家的希望》:“我所希望的不过愿其有一点常识,例如……出洋留学和‘放诸四夷’的区别,笋和竹的区别。”
-
14
顾全大局
- 成语拼音:
- gù quán dà jú
- 成语解释:
-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 成语出处: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
15
胡服骑射
- 成语拼音:
- hú fú qí shè
- 成语解释:
- 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 成语出处:
- 《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16
进种善群
- 成语拼音:
- jìn zhǒng shàn qún
- 成语解释: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成语出处:
- 清·张鹤龄《法人篇》:“且变法之后,而人亦有与之俱变者,此进种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决也。”
-
17
龙荒蛮甸
- 成语拼音:
- lóng huāng mán diàn
- 成语解释:
- 指边远蛮荒之地。亦指边远之地的少数民族国家。
- 成语出处:
- 《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
18
龙荒朔漠
- 成语拼音:
- lóng huāng shuò mò
- 成语解释:
- 北方塞外荒漠之地。亦指在这些地方的少数民族国家。
- 成语出处:
- 《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
19
披发文身
- 成语拼音:
- pī fà wén shēn
- 成语解释: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 成语出处:
- 《礼记 王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
20
被发左衽
- 成语拼音:
- pī fà zuǒ rèn
- 成语解释:
- 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关于民族的成语 形容民族的成语 描述民族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