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质的成语 (19个)

1

非文是

成语拼音:
zhì fēi wén shì
成语解释: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
成语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非也……羊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2

名同

成语拼音:
míng tóng shí yì
成语解释:
名称相同,而不一样。
成语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奸劫弑臣》:“俱与有术之士有谈说之名,而相去千万也,此夫名同异者也。”
3

摭华损

成语拼音:
zhí huā sǔn shí
成语解释:
摭:摘取;华:同“花”。摘取花朵,损失果。比喻只重表面,忘记
成语出处:
唐·张说《大唐西域记序》:“名流先达,部执交弛,趋末忘本,摭华损。”
4

龙文

成语拼音:
yú zhì lóng wén
成语解释:
鱼的,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成语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吴失》:“鱼龙文,似是而非,遭水而喜,见懒即悲。”
5

名贸

成语拼音:
míng mào shí yì
成语解释:
贸:齐等;易:变易。指名称相似,不同。
成语出处:
《商君书·开塞》:“二者名贸易,不可不察也。”
6

暮四朝三

成语拼音:
mù sì cháo sān
成语解释:
①《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原指说法、做法有所变换而不变。②比喻反复无常。
成语出处:
《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7

异名同

成语拼音:
yì míng tóng shí
成语解释:
名称不同,一样。
成语出处:
《庄子·知北游》:“异名同,其指一也。”
8

不痛不痒

成语拼音:
bù tòng bù yǎng
成语解释:
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
成语出处:
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9

改头换面

成语拼音:
gǎi tóu huàn miàn
成语解释:
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
成语出处:
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10

盖头换面

成语拼音:
gài tóu huàn miàn
成语解释:
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不变。
成语出处:
明 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
11

改头换尾

成语拼音:
gǎi tóu huàn wěi
成语解释:
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内容不变。
成语出处:
唐·彦惾《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卷:“增加卷轴,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
12

见微知著

成语拼音:
jiàn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和发展趋势。
成语出处: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13

嚼字咬文

成语拼音:
jiáo zì yǎo wén
成语解释:
嚼:将食物咬烂。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
成语出处:
清·张南庄《何曲·序》:“讵能嚼字咬文,又何须之乎者也。”
14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

成语拼音:
shé huà wéi lóng,bù biàn qí wén
成语解释:
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还是一样。
成语出处:
《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15

说说而已

成语拼音:
shuō shuō ér yǐ
成语解释:
性的事物,空谈,闲谈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二回:“但是僚友必要耻笑于我,只好说说而已的了。”
16

识微知著

成语拼音:
shí wēi zhī zhuó
成语解释: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
成语出处:
《新唐书·杜佑传》:“管仲有言:‘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略也。”
17

同门异户

成语拼音:
tóng mén yì hù
成语解释:
名义一样,不同。
成语出处:
汉·扬雄《法言·君子》:“至于子思孟轲诡哉,曰吾于孙卿与,见同门而异户也。”
18

以微知著

成语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著:明显;显著。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
成语出处: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19

以微知着

成语拼音:
yǐ wēi zhī zhù
成语解释:
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
成语出处:
宋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 关于实质的成语 形容实质的成语 描述实质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