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拄杖桥过江的诗句(关于奈何桥 彼岸花 三生石 忘川河的诗词有哪些?)

1.关于奈何桥、彼岸花、三生石、忘川河的诗词有哪些?

1. 《三生石》唐代 修睦

圣迹谁会得,每到亦徘徊。一尚不可得,三从何处来。

清宵寒露滴,白昼野云隈。应是表灵异,凡情安可猜。

2. 《酬张相公见寄》唐代 贯休

周郎怀抱好知音,常爱山僧物外心。闭户不知芳草歇,

无能唯拟住山深。感通未合三生石,骚雅欢擎九转金。

但似前朝萧与蒋,老僧风雪亦相寻。

3.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唐代 齐己

电击流年七十三,齿衰气沮竟何堪。谁云有句传天下,

自愧无心寄岭南。晓漱气嫌通市井,晚烹香忆落云潭。

邻峰道者应弹指,藓剥藤缠旧石龛。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干戈时变信虽绝,

吴楚路长魂不迷。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鹤岭僧来细话君,依前高尚迹难群。自抛南岳三生石,

长傍西山数片云。丹访葛洪无旧灶,诗寻灵观有遗文。

莫将离别为相隔,心似虚空几处分。

4. 《彼岸花 》

千翠叠 ,枫夕斜,

一江愁绪,徐徐青眸过。

三途河畔凌苍波,曼珠如烟,无叶却招魂。

游魄萦,天涯移, 火照难眠,好梦随黄泉。

灯火阑珊苦留连,望月呓语,心事竟凝咽。

5. 《奈何桥》

奈何桥上道奈何,是非不渡忘川河。

三生石前无对错,望乡台边会孟婆。

6. 《沁园春》宋代 刘辰翁

成佛生天,自是两途,任祖生先。看二三大老,依稀吾榜,几多新进,少小齐年。紫陌相逢,青山独往,倚杖鹤鸣听布泉。百年里,但儿时难得,老后依然。

吾牛已不耕田。更雨滑泥深自在鞭。叹十年波浪,悠悠何补,三生石上,种种无缘。白发来呵,朱颜去也,一曲狂歌落酒边。谁似我,似官奴出籍,散圣安禅。

2.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全诗

绝句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注释 ①短篷――小船。

篷是船帆。船的代称。

②杖藜――“藜杖”的倒文。藜是一年生草木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

白话译文 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

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

诗人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仿佛它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默默无言地扶人前行,给人以亲切感,安全感,使这位老和尚 游兴大涨,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

“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

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 “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于画意。

杨柳枝随风荡漾,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 “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

“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不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有人不免要想,老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

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老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偏激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呢。

作者简介 僧志南,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 宋人赵与□《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

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

’”。

拄杖,诗句,过江

3.苏轼他家门口有座桥 桥叫什么名字

瑞草桥 苏东坡的爱情故事要从青神岷江河畔的中岩寺说起。

中岩下寺丹岩赤壁下,有绿水一湾,平静如半轮明月。每有人在池边击掌,鱼儿就从岩下慢悠悠地游出来,成为有趣的奇观,乡贡进士王方遍邀文人学士到绿潭前取名,诸多秀才取名“戏鱼池”、“观鱼塘”、“仙鱼池”,不是过雅就是落入俗套,唯有苏东坡与王弗同时取名“唤鱼池”,成为唤鱼联姻的千古佳话。

清人蔡廷有诗赞道:“唤鱼自昔慕坡公,古今虽殊兴致同。我到池边还拍手,风流未分让髯公。”

至今,岩壁上刻有苏东坡手书的“唤鱼池”,池边有苏东坡与王弗的雕像,一站一坐,风流潇洒。唤鱼池成为中岩的胜景之一。

就在中岩的对岸有个陈家咀,那是一片辽阔的河滩,夏天,成为浅水一湾,冬天,便是河滩和绿色的草坪。 眉山有一条思蒙河,蜿蜒数十里,流入青神的刘家咀,从这儿的河滩右侧流入岷江,在河滩上形成约30米宽的水面,苏轼时代,水上架有一座全木结构桥,就地取材,桥面约一米宽,用一根根树条铺成,树条之间的缝隙填满稻草,桥面上再铺上一层稻草和细沙,这便是“草桥”了,既方便行人,又便于鸡公车之类的运输工具能顺利平稳通过。

由于附近是有名的瑞峰古镇,便取名“瑞草桥”。这是宋代的历史。

也许比这桥宏伟、壮观、传奇的不少,可这瑞草桥由于有苏东坡和王弗经常往来于此,被视为苏东坡爱情的港湾,格外引人注目。苏东坡年少时曾就学于中岩书院,恋人王弗的家,苏东坡的外婆家都在附近,他们去中岩寺,去瑞峰古镇,去水运码头,走古庙必经瑞草桥。

在乡间度过了爱情的甜蜜岁月。 由于有苏轼浪漫的爱情,瑞草桥因而引起了许多著名文学家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追忆和描述。

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在他写的《苏东坡传》中写道:“东坡常到青神拜访他太太(王弗)的娘家,那儿青山环绕,山顶有溪流、深塘和一片神奇的土地。东坡常和太太的叔叔堂兄妹一起游庙,在瑞草桥畔野餐或喝酒,夏夜也就坐在茅屋外吃瓜子和炒蚕豆”。

乡间的生活既浪漫也充满情趣。瑞草桥给苏轼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在他的作品里不时提到这里。

他在《与王元直》文中写道:“黄州真井底,杳不闻乡国信息,不审比日起居如何?郎娘安否?此中凡有粗遣,江上弄水挑菜,便过一日……但有少望,或圣恩许归田里,得颖段一发仆,与子众丈、杨文宗之流,往来瑞草桥,夜还河村,与君对坐庄门,吃瓜子炒豆,不知当复有此日否?”倾诉了思念家乡,盼望与亲人相处的人生乐趣。在《与王庆源二首》中说:“知叔丈年来颇窘。

此事有定分。但只以安健元事多子为乐,迹可自遣。

何时归休,得相从田里,但言此,心已驰于瑞草桥之西南矣。秋署,更冀以时珍重。”

表达了苏东坡身在异地,远离家乡时怀念安慰王庆源等亲友的感人至深的文句。或来妻弟王元直从故乡眉山前去钱塘看望苏东坡,诗人又写下《仲天贶•王元直自眉山来余钱塘,留半岁,既行,作绝句五首送之》的题序和诗一首:“为余远自殷勤,瑞草桥边老人。

红带雅宜华发,白醪光泛新村。”在这些诗句中,这座小桥成了苏东坡外婆家和丈人家的代称,成了他写亲人情感联系的象征。

瑞草桥又是苏东坡与王弗青年时代相伴往来倾吐爱情的地方,因而铭记在他们心中终生难忘。北宋至和元年甲午(公元1054年)他们结为百年之好后,王弗随苏东坡去京城相伴,后又随他去陕西凤翔,成为他工作上的参谋助手,长达十年。

北宋治平二年乙己(公元1065年)五月,王弗病逝京师,时年二十七岁。六月殡于京城之西。

苏东坡在为亡妻写的墓志铭中说:“先君(父苏洵)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必葬其故(苏东坡母)之侧”。

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六月,其父苏洵病逝。苏东坡与弟苏辙一同扶柩千里,返回四川眉山故里,安葬父洵于“老翁井”旁。

并遵照父洵遗训,葬王弗于眉山先君夫人墓之西八步。苏轼和弟苏辙在中岩山题名刊石云:“子瞻、子由与侃师至此,院僧以路恶见止,不知仆之所历,有百倍于此矣,丁未正月二十日书”。

之后,苏东坡重返故地瑞草桥,触景生情,思念亲友和亡妻王弗,感慨万分,他在山东密州任太守时,写下了悼念亡妻的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也许由此才有:“不思量自难忘……”、“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的动情描述,被称为千古第一悼亡词。仿佛他做梦时又回到了瑞草桥边。

在瑞草桥边他又写下了“庆源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椽。遇吏民如家人,人安乐之。

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遣之,且作诗为戏,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的序文和诗一首: 青衫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

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妻啼儿号刺吏怒,时有野人来挽须。

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 慈姥岩前自唤渡,青衣江上争人扶。

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遣民怀袴襦。 由于苏东坡的原因,瑞草桥这座乡村小桥引起不少诗人和文学家的关注,成为宋明时期游览和描述的对象。

陆游乘舟到中岩,写下著名诗篇《瑞草桥》: 柘叶飕飕雪意骄,檐头双兔遇归樵。 宿酲未斛。

有关拄杖桥过江的诗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