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仕途不得意的诗句(形容仕途不如意的诗句有哪些?)
1.形容仕途不如意的诗句有哪些?
1. 《夜行》晃冲之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驱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译文:我已年龄老大,对功名利禄看得越来越淡薄;独自一个,骑着匹瘦马,奔波在漫漫长途。天快亮了,路边孤独的小村还有人家亮着灯火,我知道,是有人彻夜未眠,苦读诗书
2.《金错刀行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译文:用黄金镀饰、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大丈夫已到了五十岁,可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只能独自提刀徘徊,环顾着四面八方,祈求能一展抱负,小试牛刀。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羞耻;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耸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3.《别子才司令》【宋·方岳】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
自识荆门子才甫,梦驰铁马战城南。
译文:人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事,可有大多数这样的事都只能放在心里,只有少部分可以对别人说,与别人分享。自己知道自己的才能,却没地方去发挥,只有在梦中感觉那种驰骋沙场的豪情。
4.《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啊,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5.《新津小宴之明日欲游修觉寺以雨不果呈范舍人》陆游
不如意事十八九,正用此时风雨来。
译文: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占了十之八九,刚要用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开始风雨大作了。
2.有谁能够提供一些抒发诗人仕途不得意的古诗词呢?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赏析】: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
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
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诗人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王琦注引郭茂倩《乐府诗集》此调题解云:“《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便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
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象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同时使人联想到邹衍下狱、六月飞霜的历史传说。
由乐声联想到音乐形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诗论家所说的“通感”。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通感交织,描绘出与冷落的心境相吻合的苍凉景色,从而有力地烘托了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所以《唐诗直解》评此诗“无限羁情笛里吹来”,是很有见解的。清代的沈德潜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
(《唐诗别裁》卷二十)这首七言绝句,正是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见长,使人从“吹玉笛”、“落梅花”这些眼前景、口头语,听到了诗人的弦外之音。 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
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附录2、石柔的《绝句》赏析 绝 句 石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轻黄==淡黄 飞球==杨树籽 1)诗人借扬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抒发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而生活不得安定的感慨。(或表诗人借残春飘荡的扬花,抒发自己辗转仕途的无奈和乡思。)
(重点在旅愁、离情、意思相近即可。) ①诗人借物(景)抒情,托物言志。
借花的随风飘荡,不能自主,比喻自己离别家园,往来仕途不得安宁。将旅愁离情融合在具体形象之中,贴切感人。
②对比烘托:“来时”与“去日”的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杨花“一春忙”与我“更飘荡”的对比,更加显得深沉感人。 ③通感:颜色无轻重,但能在人们心中有轻重感。
浓重的颜色会使人感到沉重。而杨花的黄色淡到若有若无时,便使人感到“轻飘飘”的感觉。
诗人运用通感的手法,用触觉来描写视觉感受,突出杨花随风飘荡不能自主的无奈。或答:此处的“黄”借代杨花。
杨花随春风飘荡 ,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一个“轻”字便可体现出这样的一种感觉。
[今译]我比那随风轻扬的杨花更飘忽不定,杨花的绝飞离散,仅仅忙一个春天。 [赏析] “杨花”,杨树籽,表面具毛,状同柳絮,古人常以杨称柳,杨、柳通用,如司空图《暮春对柳》:“萦愁惹恨奈杨花,闭户垂帘亦满家。”
在古典诗词中,则用以表达某种愁绪,如北魏胡太后《杨白花》的“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苏轼《水龙吟·和章质夫杨花韵》的“似花还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路旁,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诗人不仅把自己转徙流离的生涯和“飘荡”的杨花比,而且超出传统手法的窠臼,要同杨花比出个程度,在结构上递进一层,使其郁积于心的客愁乡情通过着力反衬,显得格外深切动人,从而取得从正面说难以获得的抒情效果。
第二句,用点即点的手法收束全诗,至于何以要说“杨花只是一春忙”,这以后还有什么话未说,作者有心留下一段空间,由人猜想。参考资料:。
3.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
关于“在官场失意和得意”的诗句有: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参考资料
古诗文网:gushiwen,org
4.古代表示"仕途失意,但仍乐观"的诗句有哪些
1、《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杂诗》
魏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4、《金缕衣》
唐·佚名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自嘲》
近代·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