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壮族竹竿舞的诗句(急求一首反映民族诗歌或者赞美的诗歌一首)
1.急求一首反映民族诗歌或者赞美的诗歌一首
给你提供一首优秀的赞美中华民族的诗歌,如下: 穆旦《赞美》诗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无尽的呻吟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2.哭刀鸟的神话出处是什么?
广东民族学院中文系编《黎族民 间故事选•哭刀鸟》略云,昔有两兄弟,父母俱 亡,兄名亚力,为人狠毒,娶妻亦恶辣;弟名亚 连,聪明、诚实且勤劳,常受嫂虐待,任牛马之 役,食猪狗之食。
一日,细雨霏微,嫂仍命其上 山砍柴。亚连持缺口砍刀,冒雨上山。
归途至小 清潭,突来阵风,刮亚连柴担及砍刀倶入潭中。 亚连跃入潭中觅之,不见砍刀。
惧归家为兄嫂打 骂,遂坐潭边放声大哭。忽雨过天晴,但见潭中清波微荡,一美丽阿 当(龙女)跃出水面,惊问之曰:“阿哥,何事 令汝伤心如此? ”亚连以砍刀坠潭之事告之,阿 当曰:“勿伤心,吾能代汝觅之。”
语已,跃入潭 中。 瞬间,取一金光闪闪之金刀出,曰:“是此 刀乎?”亚连摇头曰:“非也。”
阿当复跃入潭, 取一银光闪闪之银刀出,曰:“此必汝物矣,可 持之还。”亚连视之曰:“亦非也,吾刀有缺口。”
阿当曰:“汝但持此还,此刀不胜于汝之缺口刀 耶?”亚连曰:“否。 此他人之所失,吾不能取, 以他人亦焦急如吾也。
吾虽穷,然决不为贪心之 鼠。”阿当细视之,心思:“此得曼(青年)何诚 实而善良也! ”乃又转身跃入潭中,取缺口刀出 予之。
亚连抚刀喜而言曰:“此正我物也,谢 谢!”阿当曰:“勿用谢也。”乃与亚连坐榕树下, 亲切交谈,至暮方别。
亚连返家,天已墨黑,兄嫂责其归何晚,亚 连以失刀得刀事实告之。亚力骂其愚,谓舍金刀 银刀不取而取此烂砍刀。
次晨,乃遣其弟去他处 劳作,己则衣弟之破衣,执弟之缺口砍刀入山砍 柴。砍柴归来,故意遗其砍刀于潭中,坐潭边 假哭。
阿当自潭中跃出,问知其故,乃入潭取缺口 刀出,问曰:“此汝刀乎?”亚力曰:“非也。 ”阿 当复入潭取银刀出,问曰:“此汝刀乎? ”亚力 曰:“亦非也阿当复入潭取金刀出,问曰: “此汝刀乎? ”亚力眼耀如金刀之闪光,急曰: “是矣是矣,此正我刀也。”
阿当思量曰:“此人 恰似巴牙南(大蟒蛇)也。”乃以金刀投潭中, 曰:“此潭中金刀银刀倶多,汝自往取之可也。
” 亚力闻之,欣喜若抂,乃自投潭中,取其金刀银 刀,然从此一去,遂不返矣。其妻往潭边觅其夫, “嘎干、嘎干”(金刀)连声哭叫,直至喉嘶声 哑,犹不见夫还。
后遂化为一丑陋之哭刀鸟,至 今犹“嘎干、嘎干”啼叫不已。自恶嫂化为哭刀鸟后,阿当乃跃出清潭,与亚连结为夫妻,同度 幸福甜美之生活。
3.跳竹竿舞是我过那个民族
是黎族的舞蹈。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和西南部,现有人口一百三十余万。黎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黎语支,文化特征与中国南方的壮、布依等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
海南黎族竹竿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据传,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祭祀方式。黎家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喜气洋洋,身穿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家养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结伙来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