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衣服平整的诗句(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捣衣”,到底是不是指用木棒敲打来洗衣服?)
1.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捣衣”,到底是不是指用木棒敲打来洗衣服?
将唐诗中的“捣衣”注释为用棒槌敲击洗衣,还说“包括丝绸衣服”。
这是“想当然”的误解,一直就有,包括一些权威版本,不绝如缕。但现在大多数版本都注释为“古代制衣先将织好的衣料捶打,使之松软,准备裁剪。”
此言近是,但亦语焉不详。也有文章说这是“制作寒衣的最后一道工序,把没有剪裁的纨素(丝织品)折叠好,放在砧板上,然后用杵敲打”。
此误矣。还有人说“捣衣多于秋夜进行,在古典诗词中凄冷的砧杵声又称为寒砧,往往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惆怅情绪。”
这种说法是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却未明关键所在。准确地说,唐诗中的“捣衣”是制作寒衣的一个程序,用杵捶打葛麻衣料,使之柔软熨贴,易于缝制,更使麻布与里面的棉絮粘连为一体。
因为是寒衣,所以集中的秋天进行,这是一个季节性的集体行动,就像冬天来临之前北方人都要腌渍酸菜一样。寒衣不仅给家里人穿,更要寄给征戍在外的夫君,唐代府兵制规定征人需自带衣服和武器,天宝年间玄宗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被迫当兵远征的人很多,安史之乱后更是烽火遍地,所以秋风秋月里满城的捣杵声是那样的响亮和急迫,所以杜诗云:“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李白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接着说“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这是寄托在寒衣里的深情和梦想。而王建的《捣衣曲》:“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
……垂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这是捣衣的时间、地点和目的。
为什么常常是在月明之夜呢?就是为了节省灯油。直到上世纪最后一批纺线织布的老婆婆,为了省点灯油,也是要等要到月亮出来才开工。
实在没月亮了,就点一根香,用纺车的转动使香头明明灭灭,从而看清线头。
2.形容“坦荡”的诗句有哪些?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____郑思肖《画菊》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____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____屈原《国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___李白《将进酒》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3.杜牧诗句解释
1、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登海涛。
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旌 首句再写长安城内通衢大道,“铺江练”不是写曲江,而是写长安“沙堤”雨后的白净平整。“岚嫩千峰”谓终南山之青翠,兼写长安空气清新宜人。
“南苑”指芙蓉苑,即曲江;“夹城”指长安由兴庆宫至芙蓉苑一段双层城墙,唐玄宗与宫中后妃游曲江,霓旄车从在夹城中,外人无由得睹。雨后长安街道清新沙堤白净平整,终南山上云雾翻滚如涛青翠朗润 芙蓉苑的花草丛中锦雉睡得正香,夹城内暖云飘荡霓旄车从中驶过 -----------------------------------2、期严无奈睡留癖,势窘犹为酒泥慵。
偷钓侯家池上雨,醉吟隋寺日沉钟。 “偷钓”二句涉及到长安城内众多的私家池馆林园和寺观,“隋寺”可能指大兴善寺,在唐长安朱雀街东靖善坊内,是隋大兴城中留存的建筑中最早而且最大者。
这首诗是牢骚之作,生动的体现了杜牧放浪不羁、不堪屈就人下的性格,借酒消愁。按时上朝办公我不能睡懒觉,虽然仕途困窘我仍然沉湎饮酒 “侯家池上雨”不明白,不好翻译。
-----------------------------------3、我欲东召龙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蓬莱顶上斡海水,水尽到底看海空。
这句诗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像力和雄旷的气魄 ,化自“龙伯钓鳌”的传说,杨万里的《诚斋诗话》赞之为“诗有惊人句”。 龙伯翁:古时巨人。
《列子·汤问篇第五》“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
于是岱舆、员峤二山,流于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厄。
侵小龙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
《河图玉版》“龙伯国人,长三十丈,生万八千岁而死。” 意思是:我要召唤上古巨人龙伯翁,令他取下高悬天际的北斗。
站在海上蓬莱仙山的顶上,舀干海水看看海枯的样子。-----------------------------------4、共惜流年留不得,且环流水醉流杯。
无情红花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 这首诗唱和的是严恽的《落花》。严恽,字子重,吴兴人。
举进士不第,与杜牧游。《落花》春光冉冉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
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杜牧诗中的“醉流杯”即指“流觞曲水” 第二就是传说中的五色笔所画的线,个人认为两种意思都有一点,综合起来就是指学识才干和美好的德行。
舜衣裳:《易·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后因以借指圣贤的君主。
下两句,讲的是古代文人很强调的王化,即柳宗元在《箕子碑》里提到的“化及民”。弦歌指文化学识,兰芷指美好德行,燕赵:指割据的藩镇,河湟:安史之乱后为吐蕃所占。
这两句互文。下面就没什么了,意思是:愿用生平拥有的学识德行,来辅佐明君使他垂拱而治 用诗词歌赋教化燕赵边疆,使美好德行重沐河湟失地 恶心野蛮的行为一扫而光,凶残恶毒的贼子望风而亡 人民作息饮食,安安稳稳,国家富足强盛,兴兴旺旺 怀才不遇孤独的吟诵理想,自己向来也只能苦笑荒唐 -----------------------------------7、手捻金仆姑,腰悬玉辘轳,爬头峰北正好去,系取可汗钳作奴。
金仆姑:箭名。玉辘轳:/dzts/content/2008-08/06/content_30037983.htm 此处即指鹿卢剑 这首和下一首一样,都是对当时北方回鹘的入侵有感而作。
杜牧对军事颇有研究。会昌二年八月,回鹘乌介可汁南下骚扰边寨。
三年正月,石雄大破回鹘于杀胡山,乌介可汁遁走,残部仍逡巡不去。而当时又有泽潞之乱。
四年八月杜牧上书李德裕,说胡人入侵常在秋冬,若五月以精兵击之,必胜。李德裕采纳了他的意见。
爬头峰北,是具体什么地方我也不太明白,但是指塞北边疆是无疑的 意思是:手持强弓,腰悬利剑,正当去塞外边地建功立业,生擒敌酋使其尝奴役之苦 -----------------------------------8、北虏坏亭障,闻屯千里师。牵连久不解,他盗恐旁窥。
臣实有长策,彼可除鞭答。如蒙一召议,食肉寝其皮。
意思是:回鹘骚扰边寨安宁,重兵屯守保卫边防。边境战事久拖不决,国内藩镇蠢蠢欲动。
我杜牧却有好办法,能让侵略者受惩罚。如果承蒙国家召唤,必定可以大获全胜。
-----------------------------------9、七子论诗谁似公?曹刘须在指挥中。荐衡昔日知文举,乞火无人作蒯通。
北极楼台长挂梦,西江波浪远吞空。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辞满六宫。
这是一首赠张祜的诗,感叹他怀才不遇,叹人更是叹己。七子论诗:杜牧前,著名的七子有两个,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4.翻译这首古诗词,会采纳的
你问题后面的注解其实已经将此诗翻译的很好了,古诗词的赏析,要的是传神入韵,点到为止,似断实连,就像古典美人,若扒个净光,就大煞风景了。白居易写的诗基本是最亲民的,最是易解的,且这个诗是个应酬诗,没什么特别晦涩难懂的。题主若非要解释的再直白一些,那就下面这样,若刻意要一字一字去翻,我是很厌恶的。
苏家小女名简简,芙蓉花腮柳叶眼。
是说的长相。苏简简,白里透红脸,弯弯大眼睛
十一把镜学点妆, 十二抽针能绣裳。
十三行坐事调品,不肯迷头白地藏。
是说的本事,会打扮、能裁缝、善乐器、明事理,赶上四德俱全了。
玲珑云髻生花样,飘飖风袖蔷薇香。
殊姿异态不可状,忽忽转动如有光。
是说的仪态。如有光都出来了,简直仙气
二月繁霜杀桃李,明年欲嫁今年死。
是说的运道。二月本应春风剪刀,结果倒春寒,青春之花,未开即调
丈人阿母勿悲啼,此女不是凡夫妻。
恐是天仙谪人世,只合人间十三岁。
是说的安慰。~看开点吧,你家女儿不是凡人可以娶到的,恐是天仙下凡,只活了十三。
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是说的道理,继续安慰。这就是好人不长命,好事不长久,就好比彩云易散,玻璃易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