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霸王鞭有关的诗句(有谁知道霸王鞭?)
1.有谁知道霸王鞭?
霸王鞭 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
又称打连厢、打花棍、金钱鞭等,清代初期的著作中已出现对它的记载 。鞭长约1米,以竹、木做成,两端嵌有铜钱,鞭身饰以彩纹。
有单鞭也有双鞭,舞者以鞭敲击肩、臂、腰、背、腿,打出有节奏的声音,随之而跳跃舞蹈。 两人或多人舞时还相互对击。
即兴性较强,可根据自己的情绪、性格和技巧击打。各地还有一些套路,如雪花盖顶、黄龙缠腰、三点头等。
民间艺术之花——榆社霸王鞭 榆社霸王鞭,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优秀文艺节目,它集舞蹈、武术、体育于一身,以节奏明快,粗扩豪放,铿锵有力,欢乐祥和的独特风格,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 每逢节庆之日,当一队队健男俏女、红装艳裹,持鞭上场舞动霸王鞭时,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 起 源 传 说 榆社霸王鞭的起源,众说纷纭。
民间流传,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说秦末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击掌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后项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 每攻下一城池,项王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舞至酣时,命士卒折木为鞭再舞,共同欢庆胜利。
其恢宏之状,动魄之情,吸引和感染了当地百姓,百姓纷纷效仿之。于是这种欢庆胜利的即兴舞蹈形式,就由军营传播到民间,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舞蹈节目。
又说,项羽带兵在太行山一带作战,曾宿营榆社,故源出于榆社。 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由此得名。
二说榆社古县志记载,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中的后赵王石勒为榆社人。当时,赵王石勒不满西晋王朝的压迫,率众反抗,百姓纷纷响应,石勒的势力不断壮大,被誉为“王朝之魁”。
此时,石勒立志称霸中原,他在打仗获胜之后,兵将们的喜悦之情难以自抑,便自发地持枪械手舞足蹈起来,这种舞蹈形式,流传到民间,逐步发展成为彩鞭形式,以表达赵王称霸中原之意。 遂将这种舞蹈称之谓“霸王鞭”,而赵王家乡在榆社,“霸王鞭”自然也就发源于榆社。
三是相传宋代时,榆社人尚武成风,无论年老年少,皆有习武嗜好,武术高手很多。其中,有一老者武艺高强,无人可敌,人称“霸王”。
古时无论官家还是商号,在运送金银财物时,都请他作保镖。 其人善练鞭杆,鞭技出神入化,变化多端,功夫甚深。
鞭杆长约一米,既是驱赶牲口的工具,又是防敌自卫的武器。在他的带动下,善使鞭杆的人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鞭技逐渐派生出一种舞蹈形式。
以上三种说法尽管各执一词,但有几点是相同的。一是霸王鞭的确历史悠久,几乎长达2000余年,最短也有1000余年;二是发源地为榆社;三是霸王鞭是从战争或武术中演化而来的。
它在榆社境内流行,即可成为上述三种说法的佐证。 道具及基本技巧 榆社霸王鞭的道具是“双鞭”,即用长约 l米的木棍或竹杆制成。
棍杆两端系上小铁环、铜环,后改为铜铃.并系红绸布条或金色穗条。这样,舞动起来,丁当作响,彩绸飞转飘扬,格外醒目好看。
霸王鞭的基本技巧是:用鞭端磕打四肢为其基本动作。传说的打法为“八点法”,即:一点磕左手,二点磕右肩,三点磕左肩,四点磕大腿(平抬),五点磕左小臂,六点磕右大腿(平抬),七点磕右腿(平抬),八点磕左脚掌(由身后跳起)。
后来,又发展为“四十点法”,即在原“八点法”的基础上,又加了三个“八点”,两个“四点”。 磕打的位置不只限于四肢,还可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还有双鞭互磕、触打地面。
1995年,在省、地群众艺术馆领导和专家的大力帮助指导下,对霸王鞭又作了进一步的艺术加工和改造,使霸王鞭又上了一个新的艺术台阶。将霸王鞭的动作发展到磕、打、推、转、挑、翻、荡、摇、摆、甩等10个花样,进一步丰富了表演队伍的造形变化。
同时将整套舞蹈,分为《祝福篇》、《丰收篇》、《欢庆篇》三大部分,使霸王鞭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协调、融合,并配以创作的音乐,使它既具有浓溢的乡土韵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祝福篇》表现劳动人民对风调雨顺之年、安乐幸福生活的祈盼;《丰收篇》表现五谷丰登、硕果累累和劳动人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欢庆篇》表现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向往。
风 格 特 色 榆社霸王鞭体现了节奏明快、粗犷豪放、喜庆欢乐为主调的风格。整个舞蹈、快慢结合、轻重有致,高低错落、刚柔兼俱、富于变化,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霸王鞭道具的装饰色彩与演员的服装色彩,均以大红和金黄为主色调,再加上明快的音乐伴奏,使霸王鞭呈现出一种欢庆、热烈、祥和的基调,抒发出一种浓厚的黄土高原文化气息,反映出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精神风貌。 霸王鞭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具有显明的群众体育性质。
当一对对男女表演起鞭舞来,全身各个肢体部位都在运动,自然而然地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霸王鞭的第三个特点是,它还可以锻炼和增进表演者的搏击能力。
正如传说的那样,在过去从事武术的人,很喜欢舞弄鞭杆这一套拳术。 如今霸王鞭的许多动作,就是从武术鞭技中习衍而来的。
因此,久练霸王鞭舞,自然可以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保卫能力。 由于霸王鞭具有以上一些特点和功效,千百年来,很受群众的喜爱。
建。
2.酴醾什么意思
酴醾
tú mí
1.亦作"酴釄"、"酴醾"。酒名。 花名。古书上指重酿的酒。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
《群芳谱》上说,“色黄如酒,固加酉字作“酴醿”。
酴醾
路旁、荒地里、树林里、长了许多开满了白色小花的野玫瑰。浓郁的香味,为『酴醚』的美称。『酴醚』两字的部首都是『酉』字。光是看了这两个字,就要被它香醉。酴醚,能攀著大树爬高二三十英尺,也能长成一大堆,把别的灌木都挤得站不住脚了。是祸患,却也讨人喜欢。它用袭人的香味吸引你。要是跟它靠得近了,它又有那么些刺对付你。酴醚又有酴醾、荼蘼、等等别名。!
提到酴醚的旧诗词,最有名的大约要数《千家诗》里,王淇的《春暮游小园》。暮春,什么花都开过了,这时酴醚才开花。王淇的《春暮游小园》:
一从梅粉褪残妆,
涂抹新红上海棠。
开到酴醚花事了,
丝丝天棘出莓墙。
这『丝丝天棘出莓(青苔)墙』可非比红杏出墙。长满了刺的酴醚天棘是『霸王鞭』。
然而,在这么些关于酴醚的诗里,还是清朝诗人厉鹗的七绝。
漫脱春衣浣酒红,
江南二月最多风。
梨花雪后酴醚雪,
人在重窗浅梦中。
其它好的诗词还有朱敦儒的《朝中措》:
红稀绿暗掩重门,
芳径罢追寻。
已是老于前岁,
那堪穷似他人?
一杯自劝,
江湖倦客,
风雨残春。
不是酴醚相伴,
如何过得黄昏?
欧阳修的《渔家傲》倒是自在:
三月清明天婉娩,
晴川祓禊归来晚,
况是踏青来处远。
犹不倦,秋千别闲深庭院。
更值牡丹开欲遍,
酴醚压架清香散。
花底一尊谁解劝。
增眷恋,东风回晚无情绊。
当时的欧阳修生活在现代中国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附近。有诗为证:『晴川厉厉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难怪
在阴厉的三月天到晴川沐浴,去邪消灾,的时候,压架的酴醚已经开满了清香的小白花了。纽约市和北京都在北纬
十度。在这个纬度,酴醚要到端午才开花。『花底一尊谁解劝。』似乎刚才曲水流觞的时候喝的多了些,而酒的后
劲在荡了一会儿秋千之后,发作了。瞧瞧人家欧阳修的这酒品。喝多了,大不了坐在花下发一会儿愣而已。
每次看了李祁的《青玉案》都蓦然一惊。
绿琐窗纱明月透。
正清梦,莺啼柳。
碧井银瓶鸣玉甃。
翔鸾妆详,粲花衫绣,分付春风手。
喜入秋波娇欲溜。
脉脉青山两眉秀。
玉枕春寒郎知否?
归来留取,御香襟袖,同饮酴醚酒。
3.藏族与汉族舞蹈有什么不同
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
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
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汉族舞蹈特点
传统文化的继承——秦汉、唐宋时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两个高峰,璀璨夺目的汉文化不仅表现在诗词书画方面,在民间舞蹈方面也有许多创新和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有关,也与帝王的出身和对民间舞蹈的爱好以及采取的措施不无关系。汉代刘邦出身农家,受儒家文化影响小,更喜爱民间楚歌、楚舞等。他的“大风歌”“鸿鸽歌”都属楚歌,其妾戚夫人更善楚歌舞。秦代和西汉管理民间歌舞的国家机构称“乐府”,东汉称“黄门鼓吹署”,专门收集各地的民间歌舞,加工改编后供宫中享乐,客观上促进了民间舞蹈的发展。唐、宋两代还广泛吸收少数民族的乐舞精华,使舞蹈艺术达到历史的顶峰。随着宫廷乐舞的提高,民间舞蹈的表演形式更为丰富、多样,在今天的民间舞蹈中仍有流传或其变异与发展。明代兴起的“俗文学”更促进了汉族民间舞蹈的发展,通过灯节、庙会,使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在汉族民间舞蹈中得到继承并更具艺术特色。
佛、道教文化的影响——佛教与道教是汉族中信奉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两种宗教。道教是在中国成长,在吸收古代巫术文化和汉、唐文化中逐渐形成,其本身无歌舞,但通过民间舞蹈在宗教活动中弘扬教义,以歌舞渲染了宗教文化的色彩。汉族民间舞蹈在组织活动上与道教有关,形式也表现道教故事,如“八仙庆寿”“吕洞宾戏牡丹”。与佛教有关的民间舞蹈也不少,如“跳和合”“大头和尚逗柳翠”“十八罗汉斗大鹏”等。在民间舞蹈中出现还佛、道两家相同或近似的舞蹈,如铙钹舞。宋代以后,儒教渗入佛、道之中,形成以儒教思想为中心,三教合一的格局,反映出中国人文文化的特殊性和汉文化的兼容性。
地域文化的色彩——古代文化是沿水域流传的,同一种舞蹈形式会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南北朝和南宋时期,汉族分成南、北两地而居,民间舞蹈上有共性,又形成南北不同的特性。在汉族由西北向东南扩展中,各地汉族的民间舞蹈更是纷繁多彩、各有所长、地域色彩浓郁。一般说:舞蹈中南方重唱,北方重舞,南方重体态,北方重技巧。风格上:南方纤巧秀丽,北方粗旷豪放。伴奏上:南方多丝弦,北方多鼓吹乐。形式上:南方偏小型、轻巧,北方多强调场面隆重、壮观。宋明以后,南方喜欢各式各样的灯舞,北方道具舞形式多,杂技性强。同一种汉族民间舞蹈也可看出南、北方及地区艺术特色,也会有不同的名称,反映不同的侧重不同和习俗。如霸王鞭(北方)与打莲湘(南方)就是同一形式的两种叫法。前者重舞,不一定唱,后者多和唱结合。又如龙舞叫龙灯,高跷在江西叫高跷灯。南方往往也有北方色彩的舞蹈,北方舞蹈中也常有南方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