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齐国有关的诗句(春秋战国时齐国的诗歌有什么?就是荆轲故乡的诗歌)
1.春秋战国时齐国的诗歌有什么?就是荆轲故乡的诗歌
春秋战国时齐国的诗歌,主要收藏在《诗经•十五国风•齐风》中。它们是西周时期齐国地区的乐歌,是从齐国地区采集上来的带有地方色彩的土风歌谣。
《诗经·国风·齐风》共收录了11首诗,它们是: 《南山
》《甫田》
《猗嗟
》《载驱
》《卢令》《敝笱
》《还》《
东方未明
》《鸡鸣
》《东方之日》《著》。
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在今山东省的中北部,首都临淄。《史记货殖列传》说: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临菑亦海岱间一都会。其俗宽缓阔达,而足智,好议论,地重,难动摇,怯于众斗,勇于持刺,故多劫人者,大国之风也。”“齐富甲东海,士农工商贾云集,文风开放。其诗善于夸饰,舒缓深远,节奏疏宕。”
《诗经·国风·齐风·南山》是齐风的著名诗篇,是一首讽刺齐襄公与鲁桓公的诗。作诗讥刺本国及鲁国的君主,不能不有所顾忌,在遣词用语方面要避免过于直白显露,而只能用隐晦曲折的笔墨来表现。此诗很成功地做到这一点。
荆轲的故乡不是齐国,他是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淇县)人,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嬴政,失败被杀。要找春秋战国时期荆轲故乡的诗歌,应该查《诗经•国风•卫风》。
2.齐鲁之邦诗句
众所周知,山东自古称齐鲁,有“齐鲁之邦”之谓,齐和鲁是周王朝在山东地区的两个最大的封国,齐国在营丘(今临淄)。
鲁国在曲阜,其封疆北至泰山,东过龟、蒙(山名,在今平邑县、蒙阴县),南沿泗水包有凫、峄山。历史上曾用鲁字置鲁县、鲁郡等政区名。
由于鲁国在山东中部地带,故以鲁作山东的简称。从甲骨文可以看出,鲁字的上部为鱼下部为口,金文鲁字的形体似甲骨文只不过口中多了一横划,意为口中之舌,表示可尝到甜味,本应写成“甘”字,但在篆楷书中演变为“日”字了。
古代鲁国多山水,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鱼,鲁人自然可捕鱼为食,因鱼为佳肴美食,说明“鲁”本义是嘉美的意思。《汉字例话》解释“鲁”字的甲骨文下部是锅之类的器物,将鱼烹煮熟食,味道佳美,《新编说文解字》也说鲁字形象鱼在器皿之中,本义是鱼味美、嘉,也符合“鲁”字的本义,由于鲁国之地具备了“鲁”字本来的含义,所以以“鲁”名国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从现代科学意义上讲,鱼为健脑益智之物,常食可令人聪明灵慧,这也许是邹鲁之地出现了至圣孔子、亚圣孟子的原因吧。鲁国和齐国都以发达的文化或经济成就在古代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即使在今天,位于齐国的淄博仍以经济发达见长,而位于鲁国的济宁市作为孔孟桑梓之地,仍以历史文化成就为最,在山东,可以说,济宁市的文物古迹、旅游景点最为密集。
3.淄博齐山简介,一句描写齐山的诗句,还有关于齐山作文的题目
简介: 予淄博齐山:齐山风景区位于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政府南5公里。是全国唯一一家以齐文化为主题的自然观光风景区。占地总面积3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868米;景区以齐文化为底蕴,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互辉映,为世人描绘出一幅优美生动的写意山水画。
作文: 齐山游记
与父母同游齐山。齐山,险秀瑰丽,悬崖峭壁,蔚为壮观,吾怀敬仰之情与父母同游齐山。沿途二三里,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从门入,步行道,道路两旁,樱花桃花分列。清风拂过,花瓣漫天飞扬,吹落一地香气。游人百数,皆拍照留念。顺道而行,到一中转站,有乘骑射箭打靶,有黄鹂百灵布谷等鸣禽。鸟语花香,山风徐徐,享乐绝佳。顺路向前,渐闻小溪潺潺,石阶数百,两旁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繁花似锦。
沿阶而上,有一股清泉从石缝中奔涌而出,乃是一潭泉水,绿如翡翠。从小潭步行百二十步,石阶渐渐陡峭,猛一抬头,见三面峭壁环绕,绝巘生怪柏。又见一碧水潭,游人常嬉水于此,此乃菩萨潭,潭上方是观音瀑,俗称流水洞,其洞口距峭壁地面十米有余,宛如玉净瓶,惟妙惟肖。水从洞口溢出,缓缓而下,宛若龙须,似清泉怡意,因此又名龙须洞。水质清冽甘甜。洞体幽深,外窄内宽,形成洞中天湖,水深可没人顶,船可通行,且钟乳石倒挂,琳琅满目。
随人流而行,渐渐石阶越陡,体力渐渐消散,余鼓足勇气,争先而上,到顶之时,心旷神怡,一览众山小,远处之山,出没不见,为氤氲环绕,甚是好看。下山之时,速度渐慢,俗话曰:“上山容易,下山难”是也。
道路两旁,古木参天,倏尔见一长长古道,此乃齐国古栈道,仰望时峭石冲天,俯瞰是百丈峡谷,栈道随山势蜿蜒,时而扶壁慎行,时而弓腰险过,惊险刺激。行走在栈道间,头上晴空万里,崖中苍松傲立,脚下草木丰茂,延绵数里,蔚为壮观。位于栈道后半段的回头望月石,是弯月状穿洞,回头而望,与不同角度下,呈现出圆缺不一的月牙,甚是奇特。
随古栈道而行,见一山洞,洞口高可八黍许,立于洞中,山风呼啸而过,一早一晚,在洞中可望曦月之光,抬头而看,其形状神似凤凰。过其洞,又一山洞伫立在眼前,洞里有左右两排过道,其意为,男左女右。而洞底宛如一条腾龙,蓄势待发。
大自然奇特无比,变幻无穷;古栈道惊险绝伦,令我不虚此行。
诗句:
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
携壶结客何处?
空翠渺烟霏。
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
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
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
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4.岱宗夫如何,齐鲁情未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两句诗出自杜甫的《望岳》。杜甫因为没有登上过泰山,所以只是写了一首《望岳》,从自己的想象出发描写泰山,是非常有名的一首诗。这两句是诗歌的开头两句。第一句是问话,岱宗,就是泰山,岱宗夫如何?是模拟别人的口气来问杜甫,你觉得泰山怎么样呀?齐鲁,是古代在山东的两个国家,齐国和鲁国,后来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青是指田野,青未了就是说田野还是一片茂盛(夏初),农作物已经成熟但还没有收割。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常常有人问我,你觉得泰山怎么样?在初夏时节,田野一片茂盛,风光非常美好,我终于来到了山东,远远地看到了泰山。
5.齐国的情诗
楼上的是齐风,但并非全是爱情诗。
《齐风》除讽刺诗之外,还有爱情诗。例如《东方之日》:
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在我室兮,履我即兮。
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
全诗二章,以“东方之日、月”,衬托“彼姝者子”。写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我室兮,履我即兮”、“在我闼兮,履我发兮”,主动找到男方门上,随着情人,出入其室,缱绻难舍的情景。亦说写新婚夫妇恩爱,形影不离。
《甫田》: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思远人,劳心忉忉。
无田甫田,维莠桀桀。无思远人,劳心怛怛。
婉兮娈兮,总角丱兮。未几见兮,突而弁兮。
此诗,一说写女子怀想“远人”,思念其久不归家,徒劳心力;一说少女怀念少年,久不相见,及其相见,已由小孩“婉兮娈兮,总角丱兮”,突而变为成人。全诗三章,写一个姑娘,长期不见情人,“劳心忉忉”、“劳心怛怛”,充满愁怨。一旦久别重逢,见到情人体貌变化,不禁又惊又喜。
《著》: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诗中讽刺当时在婚礼中,男子不到女家亲迎的社会风习。全诗通过新娘亲眼目睹,写新郎的冠戴、举止、行动。“充耳以素”,“尚之以琼华”,为士之服饰;“充耳以青”,“尚之以琼莹”,为卿大夫之服饰;“充耳以黄”,“尚之以琼英”,为君之服饰。士不亲迎,“俟我于著”;卿大夫不亲迎,“俟我于庭”;君不亲迎,“俟我于堂”。说明当时社会地位越高,就越不行亲迎之礼;越到上层,就越不尊重女性的不合理现象。讽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全诗三章,每章每句的结尾均缀以“乎而”二字,吴懋清《毛诗复古录》认为:“乎而,齐土音,用此为句末叹美声。”陈子展疑为贵族女子出嫁时,女伴想随歌唱之词(2)。此诗的复沓结构是乐歌的典型形式,每句韵脚均在“乎而”之前,由此可见,“乎而”二字为歌唱时众声相和的叹美声,是众人和声唱法在歌诗中留下的遗迹。
6.请问有哪些赞美齐国的或者是赞美古代战车的诗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子虚赋》假设楚国的子虚和齐国的乌有先生展开对话,子虚夸耀楚国的云梦泽之大和楚王游猎盛况;乌有先生则赞美齐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作者在两个人物的对答之中,运用华丽辞藻作了铺陈夸张的描写,伟貌奇观,光华璀璨,使人如临其境。
附:《子虚赋》全文:
子虚赋
楚使子虚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姹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安,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子虚曰:“乐。”“获多乎?”曰:“少”。“然则何乐?”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云梦之事也。”曰:“可得闻乎?”子虚曰:“可”。
王车架千乘,选徒万乘,畋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网弥山。掩兔辚鹿,射麋脚麟。鹜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方其外泽乎?’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仆对曰:‘唯唯’。
'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 郁,隆崇 ,岑 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珉昆吾, 玄厉, 石 。其乐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 菖浦,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 靡,案衍坛曼,缘似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葳菥苞荔,薛莎青 ;其埤湿则生藏茛蒹葭,东 雕胡。莲藕觚卢, 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其中则有神色蛟鼍,玳瑁 。其北则有阴林:其树 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梨 栗,橘柚芬芬;其上则有 孔弯,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曼蜓 犴。
于是乎乃使专诸之伦,手格此兽。楚王乃驾驯交之驷,乘雕玉之舆,靡鱼段之桡旃, 明月之珠旗,建于将之雄戟,左乌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阳子骖乘, 阿为御,案节未舒,即陵狡兽;蹴蛩蛩,辚距虚。轶野马,惠陶余,乘遗风,射游骐。倏目倩利,雷动犬至,星流霆击,弓不虚发,中心决眦,洞胸达掖,绝乎心系。获若雨兽,把草蔽地。于是楚王乃弭节徘徊,翱翔容与,览乎阴林,观壮士之暴怒,与猛兽之恐惧。徼郄受诎,殚睹众兽之变态。
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 缟, 杂纤罗,垂专利号 ,襞积褰绉,郁桡溪谷。纷纷排排,扬施戌削,蜚 垂 。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指羽盖;错翡翠之威庭,缪绕玉绥。眇眇忽忽,若神仙之仿佛。于是乃相与獠于蕙圃,般姗勃 ,上乎金提。把翡翠,射鹱义,微曾出, 缴施。弋白鹄,加鸟鹅,双仓下,玄鹤加。怠而后发,游于清池。浮文益,扬旌世,张翠帷,建羽盖。罔玳瑁,钓紫见。从金鼓,吹鸣籁。榜人歌,声流喝。水虫骇,波鸿沸,涌泉起,奔扬会。田石相击,良良嗑嗑,若雷霆之声,闻平数百里之外。将息獠者,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从,丽乎淫淫,般乎裔裔。
于是楚王乃登云阳之台,怕乎无为,詹乎自持,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月割轮粹,自以为娱。臣窃观之,齐殆不如。于是齐王无以应仆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贶剂国: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获,以娱左右,何名为夸哉?问楚也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德厚,而盛推云梦以为高,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且齐东者钜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解,游孟诸。旁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叔傥瑰玮,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卒,充物其中,不可胜记,禹不能名,离不能计。然在诸侯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