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两句写征人转战塞外,无法归家,虽不言怨,其怨自知——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没完没了地奔腾向前。两句写景诗,似与怨情无关,所写都是常见之景,常履之地。然而从这两幅图画里,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苦辛。虽未直发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在表现手法上,当句对(如“白雪”对“青冢”、“黄河”对“黑山”)、数字对(“三”对”“万”)、颜色对(“白”、“青”、“黄”、“黑”)出现在一联之中,精工绝妙,别具情韵。
出自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译文
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
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万里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赏析
《征人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的诗作。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戍,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诗中没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精工,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这首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诗中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精工,别有情韵回肠荡气。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第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
出自柳中庸《征人怨》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译文
年年岁岁戍守金河保卫玉关,日日夜夜挥舞马鞭手握刀环。
时届暮春白雪飘飞归来塞外,万里奔波渡过黄河绕过黑山。
赏析
《征人怨》是唐代诗人柳中庸的诗作。此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戍,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诗中没有一字是怨,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精工,笔法巧妙,境界阔大。
这首诗抒写了征人在边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对着荒凉的环境更是心生怨苦,表现了诗人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谴责。诗中只是客观地记录征人岁岁朝朝征战的生活情况,描绘边地荒凉寒苦的景象,而征人深深的怨情已寓于其中。全诗语言精美,对仗精工,别有情韵回肠荡气。
这首诗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第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此诗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与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而这首诗的谨严工整也历来为人称道。诗不仅每句自对(如首句中的“金河” 对“玉关”),又两联各自成对。后一联的对仗尤其讲究:数字对(“三”“万”)与颜色对(“白”“青”“黄”“黑”)同时出现在一联之中;颜色对中,四种色彩交相辉映,使诗歌形象富于色泽之美;动词“归”“绕”对举,略带拟人色彩,显得别具情韵。这样精工的绝句,确是不多见的。
*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两句写征人转战塞外,无法归家,虽不言怨,其怨自知——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所见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没完没了地奔腾向前。两句写景诗,似与怨情无关,所写都是常见之景,常履之地。然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