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这两句是说,诗人到凤翔后,任左拾遗(讽谏皇帝的官),身到整肃的朝班,奔波初定,不禁精神顿爽,有如“心苏”,表现出奔窜跋涉后内心的舒坦和欣慰。
出自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三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①影静:犹言安静、平静、肃穆。
②千官:泛指文武群臣。《荀子·正论》:“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
③心苏:犹言安心、放心、舒心。
④七校:泛指武官。《汉书·刑法志》:“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
⑤行在所:朝廷在外临时驻留之地。
参考译文
如果在敌国死去,也无人报信。回到自己国家终于有人怜惜自己了。到这里才能复见汉家天日,庆幸能见到太白、武功山。置身朝班才觉影静而心苏,不似在乱军中时之眼穿而心死。如今大唐国家社稷,一定振兴有望。
赏析
唐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冒险乘隙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行在所)。当年五月十六日,唐肃宗拜杜甫为左拾遗,这三首诗便是杜甫作左拾遗以后不久痛定思痛之作,因此第三首有“影静千官里”的话。
开头劈空而至。一开始便假设了自己的死,死且无人知晓,是多么的惨淡,但未曾想到自己居然生还,足堪“自怜”。而“犹瞻”再次表达杜甫的“侥幸”和欣喜。“影静千官里”指自己暂时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和众朝臣一样侍奉天子,王夫之评价此句“写出避难仓皇之余,收拾仍入衣冠队里一段生涩情景,妙甚。非此则千官之静,亦不足道也。”“七校”是汉代的七种校尉,这里也代指朝廷百官。而“心苏”一个“苏”字更是振起全篇。最后“新数中兴年”既是对自己报效朝廷的期望,也是对朝廷能够自振的期望。
出自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三
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
犹瞻太白雪,喜遇武功天。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
今朝汉社稷,新数中兴年。
①影静:犹言安静、平静、肃穆。
②千官:泛指文武群臣。《荀子·正论》:“古者,天子千官,诸侯百官。”
③心苏:犹言安心、放心、舒心。
④七校:泛指武官。《汉书·刑法志》:“京师有南北军之屯,至武帝平百粤,内增七校。”
⑤行在所:朝廷在外临时驻留之地。
参考译文
如果在敌国死去,也无人报信。回到自己国家终于有人怜惜自己了。到这里才能复见汉家天日,庆幸能见到太白、武功山。置身朝班才觉影静而心苏,不似在乱军中时之眼穿而心死。如今大唐国家社稷,一定振兴有望。
赏析
唐至德二载(757年)四月,杜甫冒险乘隙逃出被安史叛军占据的长安,投奔在凤翔的唐肃宗。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到达了朝廷临时所在地(行在所)。当年五月十六日,唐肃宗拜杜甫为左拾遗,这三首诗便是杜甫作左拾遗以后不久痛定思痛之作,因此第三首有“影静千官里”的话。
开头劈空而至。一开始便假设了自己的死,死且无人知晓,是多么的惨淡,但未曾想到自己居然生还,足堪“自怜”。而“犹瞻”再次表达杜甫的“侥幸”和欣喜。“影静千官里”指自己暂时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和众朝臣一样侍奉天子,王夫之评价此句“写出避难仓皇之余,收拾仍入衣冠队里一段生涩情景,妙甚。非此则千官之静,亦不足道也。”“七校”是汉代的七种校尉,这里也代指朝廷百官。而“心苏”一个“苏”字更是振起全篇。最后“新数中兴年”既是对自己报效朝廷的期望,也是对朝廷能够自振的期望。
*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这两句是说,诗人到凤翔后,任左拾遗(讽谏皇帝的官),身到整肃的朝班,奔波初定,不禁精神顿爽,有如“心苏”,表现出奔窜跋涉后内心的舒坦和欣慰。出自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三死去凭谁报?归来始自怜!犹瞻太白雪,喜遇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