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这两句的诗意:胸怀万卷书,满腹经纶有才干,这等人才,怎能低头埋没草莽。是说,陈章甫满腹经纶,不甘沦落草野,倔强地要出山入仕,于是发生了抗议无籍不被录用之事。这是写陈章甫的才学,强调他的志节和坚强的性格。直抒胸臆,酣畅明快。

出自李欣《送陈章甫》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不肯句:陈章甫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原籍不在河南,但长期隐居嵩山。他曾应制科及第,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特为请示执政破格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
贮:保存。
“不肯”句:是说不肯埋没草野,想出仕作一番事业。陈章甫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只得请示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赞美,陈章甫也因此名扬天下,但一直仕途不顺。
“东门”二句:写陈章甫虽仕实隐,只和作者等人饮酒醉卧,却把万世看得轻如鸿毛。酤(gū)酒:买酒。饮:使……喝。曹:辈,侪。皆:一作“如”。鸿毛:大雁的羽毛,比喻极轻之物。


诗意
 四月南风吹来大麦一片金黄,枣花还没有落下,桐树的叶子已经很茂盛了。早晨告别青山,晚上还可以看得见,在外面听到马蹄声让我思念起故乡。陈侯立身处事何等的襟怀坦荡,长着虬须虎眉还有宽额头。腹中藏有万卷书,不愿埋没在山林中度过一生。在东门买了酒请我们喝,心里认为万事都像鸿毛一样轻。喝醉了酣睡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了,有时又眺望天上的孤云。黄河波浪汹涌黑压压连着天,渡口上的官吏下令停船,无法过河。你这个郑国的游子无法回家,我这个洛阳的行子空自叹息。听说你在故乡有很多旧相识,不知你罢官的心境怎么样呢?



赏析
《送陈章甫》是唐代诗人李颀写给友人陈章甫的赠别之作。此诗开头四句写送别,轻快舒坦,情怀旷达;中间八句,写陈章甫志节操守,说他光明磊落,清高自重;最后六句,用比兴手法暗喻仕途险恶,世态炎凉。诗人以豁达的情怀,表现了友人的性格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情谊。全诗用语轻松,格调豪放,虽为送别之作,但绝无儿女沾巾之态,别具一格。

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述人物著称。此诗就是他的一首代表作。诗人通过对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表现了陈章甫光明磊落的胸怀和慷慨豪爽、旷达不羁的性格,抒发了作者对陈章甫罢官被贬的同情和对友人的深挚情谊。

诗的开头四句,轻快舒坦,充满乡情。入夏,天气清和,田野麦黄,道路荫长,骑马出门,一路青山作伴,更怀念往日隐居旧乡山林的悠闲生活。这里有一种旷达的情怀,显出隐士的本色,不介意仕途得失。然后八句诗,用生动的细节描绘,高度的艺术概括,赞美陈章甫的志节操守,见出他坦荡无羁、清高自重的思想性格。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说他有君子坦荡的品德,仪表堂堂,满腹经纶,不甘沦落草野,倔强地要出山入仕。“不肯低头在草莽”,指他抗议无籍不被录用一事。后四句写他的形迹脱略,胸襟清高,概括他仕而实隐的情形,说他与同僚畅饮,轻视世事,醉卧避官,寄托孤云,显出他入仕后与官场污浊不合,因而借酒隐德,自持清高。不言而喻,这样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注定他迟早要离开官场。这八句是全诗最精采的笔墨,诗人首先突出陈的立身坦荡,然后写容貌抓住特征,又能表现性格;写才学强调志节,又能显出神态;写行为则点明处世态度,写遭遇就侧重思想倾向。既扣住送别,又表明罢官返乡的情由。“长河”二句是赋而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仕途险恶,无人援济。因此,行者和送者,罢官者和留官者,陈章甫和诗人,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都有一种惆怅。而对这种失意的惆怅,诗人以为毋须介意,因此,末二句以试问语气写出世态炎凉,料想陈返乡后的境况,显出一种泰然处之的豁达态度,轻松地结出送别。

就全篇而言,诗人以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为不满。而诗的笔调轻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确属别具一格。
*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这两句的诗意:胸怀万卷书,满腹经纶有才干,这等人才,怎能低头埋没草莽。是说,陈章甫满腹经纶,不甘沦落草野,倔强地要出山入仕,于是发生了抗议无籍不被录用之事。这是写陈章甫的才学,强调他的志节和坚强的性格。直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