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诗句分享
元宵节诗句分享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以下是元宵节诗句分享,欢迎阅读。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来自:李梦阳《汴京元夕》
五光十色花千树,姹紫嫣红不夜天。艳艳灯笼高高挂,唯求福祉百万年。《元宵》飒然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来自:王守仁《元夕》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自: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来自: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来自: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踏莎行·元夕》毛滂
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来自: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来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来自: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明月一轮虚画屏,春寒催雨下空庭。江南过尽无人识,留得梅花试眼青。来自:荒漠之旅《元宵无月》
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来自:残简春秋《元宵有感》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来自: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阑珊火树鱼龙舞,望中宝钗楼远。靺鞨余红,琉璃剩碧,待嘱花归缓缓。《台城路·上元》纳兰性德
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来自: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元夕无月》丘逢甲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临江仙·都城元夕》毛滂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来自:失名《折桂令·元宵》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来自:姜白石《诗曰》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来自: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来自:东方骏《庆元宵》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来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庆元宵》东方骏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火树银花元夕夜,彩灯万盏熠霞流。龙溪笑语连天际,凤垸欢歌满埠头。华夏巍巍萦紫气,尧乡荡荡灿红楼。良辰美景多宏愿,圆月昭昭照九州。《壬辰元宵夜咏》伯永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来自: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来自:隋炀帝《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来自: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风缓月圆夜,炮竹连宿宵。不为去岁人,只作佳人告。岁岁复年年,何向寄柳梢。年年复岁岁,却报黄昏早。董郎犹有时,百鸟筑鹊桥。叹将杜宇心,泠风自知晓。来自:古堡长烟《元宵夜》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来自: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灯》张祜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来自: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来自:董舜民《元夜踏灯》
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来自:东方骏《鹧鸪天·庆元宵》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来自: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来自:李商隐《诗曰》
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来自: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来自: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来自:杨璐《雨夜元宵》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来自: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元好问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来自:崔液《上元夜六首》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来自: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来自:符曾《上元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