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描写夏天的诗句

写描写夏天的诗句

  夏天又来了,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大地被阳光烘烤着,植物都被晒得不行了,动物们躲在阴凉的地方休息。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4.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5.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7.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唐·崔涂《夏日书怀寄道友》

  8.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9.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0.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11.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12.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1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5.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6.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1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1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19.渺渺荒陂古埭东,柳姑小庙柳阴中。放翁老惫扶藜杖,也逐乡人祷岁丰。

  2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1.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2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23.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2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5.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夏日山中》

  2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27.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2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9.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3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31.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32.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3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4.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35.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36.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37.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38.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3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40.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41.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42.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43.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4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45.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诉衷情初夏偶成段克己。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李世民《初夏》

  46.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初夏睡起》

  4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4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9.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5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夏天又来了,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大地被阳光烘烤着,植物都被晒得不行了,动物们躲在阴凉的地方休息。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3.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