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共3563首)

苏轼简介

苏轼头像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661 《河复(并叙)》 宋·苏轼

熙宁十年秋,河决澶渊,注钜野,入淮泗。
自澶、魏以北皆绝流,而济、楚大被其害,彭门城下水二丈八尺,七十余日不退,吏民疲于守御。
十月十三日,澶州大风终日,既止,而河流一枝已复故道,闻之喜甚,庶几可塞乎。
乃作《河复》诗,歌之道路,以致民愿而迎神休,盖守土者之志也。

662 《答任师中家汉公(一题:奉和师中丈汉公兄见》 宋·苏轼

先君昔未仕,杜门皇祐初。
道德无贫贱,风采照乡闾。
何尝疏小人,小人自阔疏。
出门无所诣,老史在郊墟。

663 《京师哭任遵圣》 宋·苏轼

十年不还乡,儿女日夜长。
岂惟催老大,渐复成凋丧。
每闻耆旧亡,涕泫声辄放。
老任况奇逸,先子推辈行。

664 《阳关词三首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65 《赠王仲素寺丞(名景纯·)》 宋·苏轼

养气如养儿,弃官如弃泥。
人皆笑子拙,事定竟谁迷。
归耕独患贫,问子何所赍。
尺宅足自庇,寸田有余畦。

666 《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 宋·苏轼

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従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云(诗前原有苏辙原诗,今删。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萧萧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但令朱雀长金花,此别还同一转车。

667 《和赵郎中见戏二首(赵以徐妓不如东武诗中见》 宋·苏轼

燕子人亡三百秋,卷帘那复似扬州。
西行未必能胜此,空唱崔徽上白楼。
我击藤床君唱歌,明年六十奈君何。
醉颠只要装风景,莫向人前自洗磨。
(赵每醉歌毕,辄曰明年六十矣。

668 《次韵子由送蒋夔赴代州学官》 宋·苏轼

功利争先变法初,典型独守老成余。
穷人未信诗能尔,倚市悬知绣不如。
代北诸生渐狂简,床头杂说为爬梳。
归来问雁吾何敢,疾世王符解著书。

669 《雪夜独宿柏仙庵》 宋·苏轼

晚雨纤纤变玉aa17,小庵高卧有余清。
梦惊忽有穿窗片,夜静惟闻泻竹声。
稍压冬温聊得健,未濡秋旱若为耕。
天公用意真难会,又作春风烂漫晴。

670 《薄薄酒二首(并叙)》 宋·苏轼

胶西先生赵明叔,家贫,好饮,不择酒而醉。
常云: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
其言虽俚,而近乎达,故推而广之以补东州之乐府;既又以为未也,复自和一篇,聊以发览者之一噱云耳。
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无裳;丑妻恶妾胜空房。

671 《玉盘盂二首(并叙)》 宋·苏轼

东武旧俗,每岁四月大会于南禅、资福两寺,以芍药供佛。
而今岁最盛,凡七千余朵,皆重跗累萼,繁丽丰硕。
中有白花正圆如覆盂,其下十余叶稍大,承之如盘,姿格绝异,独出于七千朵之上,云得之于城北苏氏园中,周宰相莒公之别业也,而其名俚甚,乃为易之。
杂花狼藉占春余,芍药开时扫地无。

672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此君庵》 宋·苏轼

寄语庵前抱节君,与君到处合相亲。
写真虽是文夫子,我亦真堂作记人。

673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溪光亭》 宋·苏轼

决去湖波尚有情,却随初日动檐楹。
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仗新诗与写成。

674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吏隐亭》 宋·苏轼

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
昨夜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

675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二乐榭》 宋·苏轼

此间真趣岂容谈,二乐并君已是三。
仁智更烦诃妄见,坐令鲁叟作瞿昙。
(来诗云,二见因妄生。

676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冰池》 宋·苏轼

不嫌冰雪绕池看,谁似诗人巧耐寒。
记取羲之洗砚处,碧琉璃下黑蛟蟠。

677 《张文裕挽词》 宋·苏轼

高才本出朝廷右,能事空推德业馀。
每见便闻曹植句,至今传宝魏华书。
济南名士新凋丧,剑外生祠已洁除。
欲寄西风两行泪,依然乔木郑公庐。

678 《寄刘孝叔》 宋·苏轼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679 《和子由四首 韩太祝送游太山》 宋·苏轼

偶作郊原十日游,未应回首厌笼囚。
但教尘土驱驰足,终把云山烂漫酬。
闻道逢春思濯锦,更须到处觅菟裘。
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

680 《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宋·苏轼

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
今年春暖欲生蝝,地上戢戢多于土。
预忧一旦开两翅,口吻如风那肯吐。
前时渡江入吴越,布阵横空如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