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诗词(共3563首)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驸马都尉王诜晋卿,功臣全彬之后也。
元丰二年,予得罪贬黄冈,而晋卿亦坐累远谪,不相闻者七年。
予既召用,晋卿亦还朝,相见殿门外。
感叹之余,作诗相属,托物悲慨,阨穷而不怨,泰而不骄。
驾部员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汉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练善画,以遗火得罪,当死。
君缓其狱,会赦,获免,时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为李氏子以报。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妇,梦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孙。
嘉祐中,翰林学士承旨邓公圣求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轼谪居黄冈,与武昌相望,亦常往来溪山间。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试馆职,与圣求会宿玉堂,偶话旧事。
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故人文与可为道师王执中作墨竹,且谓执中勿使他人书字,待苏子瞻来,令作诗其侧。
与可既没八年而轼始还朝,见之,乃赋一首。
斯人定何人,游戏得自在。
诗鸣草圣余,兼入竹三昧。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予闻登州海市旧矣,父老云常出于春夏,今岁晚不复见矣。
予到官五日而去,以不见为恨,祷于海神广德王之庙,明日见焉,乃作此诗。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章默居士,字志明。
生公侯家,才性高爽,弃家求道,不蓄妻子,与世无累,而父母与兄之丧,贫不能举,以是眷眷世间,不能无求于人。
余深哀其志,既有以少助之,又取其言为诗以赠其行,庶几有哀之者。
章子亲未葬,余生抱羸疾。
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
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
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
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