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诗词(共3159首)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头像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781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 唐·白居易

君得嘉鱼置宾席,乐如南有嘉鱼时。
劲气森爽竹竿竦,妍文焕烂芙蓉披。
载笔在幕名已重,补衮于朝官尚卑。

782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晨霞(此后在上都作)》 唐·白居易

君歌仙氏真,我歌慈氏真。
慈氏发真念,念此阎浮人。
左命大迦叶,右召桓提因。
千万化菩萨,百亿诸鬼神。

783 《宿荥阳》 唐·白居易

生长在荥阳,少小辞乡曲。
迢迢四十载,复向荥阳宿。
去时十一二,今年五十六。
追思儿戏时,宛然犹在目。
旧居失处所,故里无宗族。
岂唯变市朝,兼亦迁陵谷。
独有溱洧水,无情依旧绿。

784 《别苏州》 唐·白居易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
来惭荷宠命,去愧无能名。
青紫行将吏,班白列黎氓。
一时临水拜,十里随舟行。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思乡边塞生活

785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自此后在苏州作)》 唐·白居易

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
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
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
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

786 《正月十五日夜月》 唐·白居易

岁熟人心乐,朝游复夜游。
春风来海上,明月在江头。
灯火家家市,笙歌处处楼。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

写风农民生活

787 《与诸客携酒寻去年梅花有感》 唐·白居易

马上同携今日杯,湖边共觅去春梅。
年年只是人空老,处处何曾花不开。
诗思又牵吟咏发,酒酣闲唤管弦来。
樽前百事皆依旧,点检惟无薛秀才。

788 《重酬周判官》 唐·白居易

秋爱冷吟春爱醉,诗家眷属酒家仙。
若教早被浮名系,可得闲游三十年。

789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唐·白居易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790 《馀杭形胜》 唐·白居易

馀杭形胜四方无,州傍青山县枕湖。
绕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树一千株。
梦儿亭古传名谢,教妓楼新道姓苏。
独有使君年太老,风光不称白髭须。

791 《赠沙鸥》 唐·白居易

老逼教垂白,官科遣著绯。
形骸虽有累,方寸却无机。
遇酒多先醉,逢山爱晚归。
沙鸥不知我,犹避隼旟飞。

792 《湖上夜饮》 唐·白居易

郭外迎人月,湖边醒酒风。
谁留使君饮,红烛在舟中。

793 《孤山寺遇雨》 唐·白居易

拂波云色重,洒叶雨声繁。
水鹭双飞起,风荷一向翻。
空濛连北岸,萧飒入东轩。
或拟湖中宿,留船在寺门。

秋天离别

794 《湖亭晚归》 唐·白居易

尽日湖亭卧,心闲事亦稀。
起因残醉醒,坐待晚凉归。
松雨飘藤帽,江风透葛衣。
柳堤行不厌,沙软絮霏霏。

795 《湖中自照》 唐·白居易

重重照影看容鬓,不见朱颜见白丝。
失却少年无处觅,泥他湖水欲何为。

796 《戏题木兰花》 唐·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冬天离别写雪组诗

797 《宿竹阁》 唐·白居易

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
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
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
无劳别修道,即此是玄关。

798 《郡楼夜宴留客》 唐·白居易

北客劳相访,东楼为一开。
褰帘待月出,把火看潮来。
艳听竹枝曲,香传莲子杯。
寒天殊未晓,归骑且迟回。

799 《宿阳城驿对月(自此后诗赴杭州路中作)》 唐·白居易

亲故寻回驾,妻孥未出关。
凤凰池上月,送我过商山。

800 《闲坐》 唐·白居易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
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
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
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