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的诗词(共271首)

李端简介

李端头像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241 《长安书事寄薛戴》 唐·李端

朔雁去成行,哀蝉响如昨。
时芳一憔悴,暮序何萧索。
笑语且无聊,逢迎多约略。
三山不可见,百岁空挥霍。

242 《夜寻司空文明逢深上人因寄晋侍御》 唐·李端

鹤裘筇竹杖,语笑过林中。
正是月明夜,陶家见远公。
自嫌山客务,不与汉官同。

243 《病后游青龙寺》 唐·李端

病来形貌秽,斋沐入东林。
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
芭蕉高自折,荷叶大先沈。

244 《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唐·李端

郄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245 《送从叔赴洪州》 唐·李端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
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
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246 《早春同庾侍郎题青龙上方院》 唐·李端

相见惜馀辉,齐行登古寺。
风烟结远恨,山水含芳意。
车马莫前归,留看巢鹤至。

247 《与苗员外山行》 唐·李端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248 《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唐·李端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
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
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
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249 《白鹭咏》 唐·李端

迥起来应近,高飞去自遥。
映林同落雪,拂水状翻潮。
犹有幽人兴,相逢到碧霄。

250 《春游乐》 唐·李端

游童苏合弹,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蹋路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251 《送吉中孚拜官归楚州》 唐·李端

才子神骨清,虚竦眉眼明。
貌应同卫玠,鬓且异潘生。
初戴莓苔帻,来过丞相宅。
满堂归道师,众口宗诗伯。

写景抒怀

252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唐·李端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253 《过谷口元赞善所居(一作赠池阳谷口)》 唐·李端

入谷访君来,秋泉已堪涉。
林间人独坐,月下山相接。
重露湿苍苔,明灯照黄叶。
故交一不见,素发何稠叠。

254 《归山招王逵》 唐·李端

日长原野静,杖策步幽巘.雉雊麦苗阴,蝶飞溪草晚。
我生好闲放,此去殊未返。
自是君不来,非关故山远。

255 《野亭三韵送钱员外》 唐·李端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
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
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256 《留别柳中庸》 唐·李端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257 《古别离二首》 唐·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258 《杂曲歌辞·春游乐二首》 唐·李端

游童苏合带,倡女蒲葵扇。
初日映城时,相思忽相见。
褰裳踏露草,理鬓回花面。
薄暮不同归,留情此芳甸。

259 《杂曲歌辞·荆州泊》 唐·李端

南楼西下时,月里闻来棹。
桂水舳舻回,荆州津济闹。
移帷望星汉,引带思容貌。
今夜一江人,惟应妾身觉。

260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唐·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