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的诗词(共168首)

李洞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21 《将之蜀别友人》 唐·李洞

嘉陵雨色青,澹别酌参苓。
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
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
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

122 《登圭峰旧隐寄荐福栖白上人》 唐·李洞

返照塔轮边,残霖滴几悬。
夜寒吟病甚,秋健讲声圆。
粟穗干灯焰,苔根浊水泉。
西峰埋藓石,秋月即师禅。

123 《秋宿青龙禅阁》 唐·李洞

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
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
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
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124 《寄太白隐者》 唐·李洞

开辟已来雪,为山长欠春。
高遮辞碛雁,寒噤入川人。
栈阁交冰柱,耕樵隔日轮。
此中栖息者,不识两京尘。

125 《题薛少府庄》 唐·李洞

何须凿井饮,门占古溪居。
寂寞苔床卧,寒虚玉柄书。
有期登白阁,又得赏红蕖。
清浅蒲根水,时看鹭啄鱼。

126 《颜上人房(一作题西明自觉上人房)》 唐·李洞

御沟临岸行,远岫见云生。
松下度三伏,磬中销五更。
雨淋经阁白,日闪剃刀明。
海畔终须去,烧灯老国清。

127 《吊侯圭常侍》 唐·李洞

我重君能赋,君褒我解诗。
三堂一拜遇,四海两心知。
影挂僧挑烛,名传鹤拂碑。
涪江吊孤冢,片月下峨嵋。

乐府爱情

128 《送东宫贾正字之蜀》 唐·李洞

南朝献晋史,东蜀瞰巴楼。
长栈怀宫树,疏峰露剑州。
半空飞雪化,一道白云流。
若次江边邑,宗诗为遍搜。

129 《蕃寇侵逼,南归道中》 唐·李洞

云州三万骑,南走疾飞鹰。
回碛星低雁,孤城月伴僧。
敲关通汉节,倾府守河冰。
无处论边事,归溪夜结罾。

130 《题新安国寺》 唐·李洞

佛亦遇艰难,重兴叠废坛。
偃松枝旧折,画竹粉新干。
开讲宫娃听,抛生禁鸟餐。
钟声入帝梦,天竺化长安。

131 《喜鸾公自蜀归》 唐·李洞

禁院对生台,寻师到绿槐。
寺高猿看讲,钟动鸟知斋。
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
归来逢圣节,吟步上尧阶。

地方赞美

132 《寄翠微无可上人(一作无学禅师)》 唐·李洞

远近众心归,居然占翠微。
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
泉注城池梦,霞生侍卫衣。
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

133 《题西明寺攻文僧林复上人房》 唐·李洞

谁寄湘南信,阴窗砚起津。
烧痕碑入集,海角寺留真。
楼憩长空鸟,钟惊半阙人。
御沟圆月会,似在草堂身。

儿童讽刺

134 《送皇甫校书自蜀下峡,归觐襄阳》 唐·李洞

蜀道波不竭,巢乌出浪痕。
松阴盖巫峡,雨色彻荆门。
宿寺青山尽,归林彩服翻。
苦吟怀冻馁,为吊浩然魂。

135 《冬日题觉公牛头兰若》 唐·李洞

天寒高木静,一磬隔川闻。
鼎水看山汲,台香扫雪焚。
鹤归惟认刹,僧步不离云。
石室开禅后,轮珠谢圣君。

136 《秋宿经上人房》 唐·李洞

江房无叶落,松影带山高。
满寺中秋月,孤窗入夜涛。
旧真悬石壁,衰发落铜刀。
卧听晓耕者,与师知苦劳。

137 《秋日曲江书事》 唐·李洞

门摇枯苇影,落日共鸥归。
园近鹿来熟,江寒人到稀。
片云穿塔过,枯叶入城飞。
翻怕宾鸿至,无才动礼闱。

138 《秋宿润州刘处士江亭》 唐·李洞

北梦风吹断,江边处士亭。
吟生万井月,见尽一天星。
浪静鱼冲锁,窗高鹤听经。
东西渺无际,世界半沧溟。

139 《宿长安苏雍主簿厅》 唐·李洞

县对数峰云,官清主簿贫。
听更池上鹤,伴值岳阳人。
井锁煎茶水,厅关捣药尘。
往来多屣步,同舍即诸邻。

140 《吊草堂禅师》 唐·李洞

杖屦疑师在,房关四壁蛩。
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
如何不见性,倚遍寺前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