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识者的诗词(695首)

161 《喜三十二北来》 宋·晁公溯

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
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
宗族百余人,圭璋叠璵璠。
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

162 《秋日古兰花十首》 宋·方回

椒浆桂酒蕙蒸肴,学子人能诵楚骚。
惟有籍兰无识者,老夫对尔首频搔。

163 《题赵蒙斋子山居诗集》 宋·顾逢

用书全不觉,地步有余宽。
如此自然句,还须识者观。
空中圆未易,妙处到尤难。
草圣更奇特,龙蛇走一般。

164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韦孟》 宋·林同

去王犹讽谏,怀祖重伤情。
谁识有韦孟,人惟说穆生。

165 《留别义塾诸公》 宋·陆文圭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166 《与琴师谈琴》 宋·陆文圭

至乐无声识者希,有声终是假人为。
一时得趣惟元亮,千载知间欠子期。
欲为性情初动处,当原律吕未生时。
夜寒月照虚堂壁,鹤沪猿吟总是诗。

167 《喜诸子所和诗盟歌俱有可采再用韵见意》 宋·钱时

蛮触封疆日勍敌,金丹不疗膏肓疾。
抖擞风埃发诗骨,参差头角崭然出。
老夫所志在大雅,诸子政须勤帝籍。
三叹变风我心恻,箾韶忍受淫哇屈。

168 《赠日者》 宋·钱时

世上痴儿爱官职,买山不作千金惜。
乌囊费尽铁鞋穿,近在方寸人不识。
公卿将相无时无,安得生贤为楷模。
嵩岳降神尼毓圣,此倘有地君其图。

169 《箴放心》 宋·释文珦

养形而放心,譬若树抱蝎。
表似内已虚,识者为憯怛。
形瘁或当腴,心蠹不可活。
先民有格言,勿使本先拨。

170 《颂一百则》 宋·释重顯

明珠在掌,有功者赏。
胡汉不来,全无伎俩。
枝俩既无,波旬失途。
瞿昙瞿昙,识我也无。

171 《送庆颜禅者》 宋·释重顯

岩桂风清香露滴,定起高秋映虚碧。
断云不是归帝乡,飞落人间有谁识。

172 《缘识》 宋·宋太宗

爱老及怜贫,逢迎善者亲。
道高明似日,世有几般人。
盛暑观蚊蚋,窊鱼探海津。
闲忙皆自得,冬去后知春。

173 《邂逅南昌簿孙正之剧谈别后聊以记所期者》 宋·曾丰

三秦擅淮石,三孔专江西。
鼎足立世稳,文匠诗宗师。
吾生亦太晚,流风殆谁归。
龙泉剑之精,夜气贯斗箕。

174 《声无哀乐论》 两汉·嵇康

有秦客问于东野主人曰:「闻之前论曰:『治世之音安以乐,亡国之音哀以思。
』夫治乱在政,而音声应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乐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闻韶,识虞舜之德;季札听弦,知众国之风。
斯已然之事,先贤所不疑也。

感叹生命

175 《鱼我所欲也》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初中文言文生死道德修养

176 《报刘一丈书》 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 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长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长者深也。
至以「上下 相孚,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且今之所谓孚者,何哉?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古文观止议论劝慰书信

177 《伤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初中文言文学习哲理故事

178 《劝学》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议论学习勉励

179 《问说》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小学文言文学习哲理

180 《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 两汉·司马迁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

古文观止叙事议论抒怀

* 关于有识者的诗词 描写有识者的诗词 带有有识者的诗词 包含有识者的古诗词(69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