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寄山的诗词(996首)

621 《和永叔答刘原甫游平山堂寄》 宋·梅尧臣

黄土坡陁冈顶寺,青烟幂历浙西山。
半荒樵牧旧城下,一月阴晴连屿间。
人指废兴都莫问,眼看今古总输闲。
刘郎寄咏公酬处,夜对金銮步辇还。

622 《去腊隐静山僧寄榧树子十二本柏树子十四本种》 宋·梅尧臣

棐柏移皆活,风霜不变青。
冢垣虽阒寂,田客每丁宁。
不待为书几,常流作鬼庭。
东边夹路少,更致傥能令。

623 《和周山人见寄寒夜客怀之作》 明·高启

乱世难为客,流年易作翁。
百忧寻岁暮,孤梦怯山空。
门掩云峰里,灯明雪竹中。
无因乘夜访,相慰一尊同。

624 《送徐山人还蜀山兼寄张静居》 明·高启

我因解绂远辞京,君为修琴暂入城。
偶尔相逢春酒熟,飘然忽去暮烟生。
山头学啸犹闻响,世上留诗不写名。
西涧烦询张静者,年来注《易》几爻成。

625 《寄题张著作菁山隐居》 明·高启

霞映青山似赤城,归栖闻已谢时名。
半湖残雨收虹影,几树斜阳带鸟声。
竹下逢僧投杖揖,萝间候客抱琴行。
平生应笑王夷甫,末路方言少宦情。

626 《寄焦山成老高邮滋老》 宋·晁说之

他乡卧病白头翁,孤愤犹存涕泪中。
竹叶有阴唯待月,莲花自殒不须风。
明朝白帝行商令,何日黄麾入汉宫。
一死等闲无足惜,道人第一莫谈空。

627 《十二弟寄诗一编来用其山字韵作》 宋·晁说之

季诗来灞岸,秀色蔼雕山。
独笑寒暄外,相逢翰墨间。
花飞能拥路,月入不开关。
巧解供新句,吾才愧晋悭。

628 《十月十三日自郡归山中寄周秀实昆仲》 宋·晁说之

阴云识阳月,怪树知穷谷。
路转山迎人,峥嵘失南北。
回首人间士,总总今何役。
嗟子此行李,志尚亦云独。
世事兼漳灠,温凉俱所欲。
耿介自小人,大匠死绳墨。
伯仁莫妄评,阿奴不碌碌。

629 《高邮忽见叔易嵩山下所寄绝句次韵和之旧所作》 宋·晁说之

我忆故人头更白,故人梦我眼犹青。
重湖叠浪君知否,政似当年翻水经。

630 《因观刘侍读姚秘丞孙处士平山堂诗寄欧阳公唱》 宋·晁说之

醉公认得扬州路,堂上平山列酒樽。
後日公荣来酩酊,赋诗可但属姚孙。

631 《赵妹自咸阳寄华州石缝山芋来作绝句二首》 宋·晁说之

华州石缝无端芋,同谷斋中有恨翁。
卯诗调来家法在,蹔时不哭此途穷。

632 《赵妹自咸阳寄华州石缝山芋来作绝句二首》 宋·晁说之

秦中欢喜迎吾祖,知道官家不用兵。
今日曾孙何所负,华山芋蓣自多情。

633 《寄砀山主簿朱九龄》 宋·王禹偁

闲思蓬岛会群仙,二百同年最少年。
利市襴衫抛白紵,风流名纸写红牋。
歌楼夜宴停银烛,柳巷春泥污锦鞯。
今日折腰尘土里,共君追想好凄然。

634 《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 宋·刘克庄

二昆南北各驱驰,季复随君试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积,荒嬉端为乃翁慈。
争名古有笞儿语,任运吾无责子诗。
万一原夫能末缀,采蒲裹粽待归期。

635 《送山甫铨试二首并寄强甫》 宋·刘克庄

家事如今亦尽传,此冠未挂待何年。
忍抛老汉□□畔,去傍渠侬水镜边。
逆旅我能几时客,自家□□□人怜。
归鸿数寄平安字,莫遣衰翁望眼穿。

636 《寄题小孤山二首》 宋·刘克庄

鼻祖耳孙同嗜好,买山世世种梅花。
直从和靖先生户,割上寒斋处士家。

637 《寄题小孤山二首》 宋·刘克庄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638 《寄翁丹山侍郎》 宋·刘克庄

阅尽诸公上要津,丹山除目一番新。
六卿尤重大宗伯,九制须还老舍人。
太史将封乃留滞,纪瞻虽召尚逡巡。
应怜公干今衰病,频寄书来寂寞滨。

639 《以王家酒寄陈北山得二绝句诮酒味不如旧日之》 宋·刘克庄

先生诗酒令俱严,一扫哇簧与市帘。
户大才高今吏部,故应笑小更嫌甜。

640 《以王家酒寄陈北山得二绝句诮酒味不如旧日之》 宋·刘克庄

醇醪易入醉人乡,劲酒难逢醒者尝。
王媪区区真小黠,随时增损甕中方。

* 关于寄山的诗词 描写寄山的诗词 带有寄山的诗词 包含寄山的古诗词(9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