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含露的诗词(682首)

381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陈子昂

龙种生南岳。
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
烟雨下微冥。

382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陈子昂

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闻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383 《秦妇吟》 唐·韦庄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絶,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384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385 《春江花月夜二首》 隋代·杨广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
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

386 《咏蕙诗》 魏晋·繁钦

蕙草生山北。
托身失所依。
植根阴崖侧。
夙夜惧危颓。

387 《蝉》 宋·丁谓

齐女幽忧后,幽时兴咏中。
晓寒初饮露,夕燥正含风。
翼若裁绡薄,心如鼓橐空。
貂冠如见用,清白励王公。

388 《皇仙引》 明·宋濂

横塘风断愁红浅,旧燕衔春春信满。
鹤驭遥空不可攀,绣扆斜张香梦懒。
暖萧不到茱萸帐,宝露空薄五云盌。
风前白鬓几人悲,万里青蘋一时晚。

389 《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 明·宋濂

忆昔游虎林,年壮已非冠。
旅食叹酸辛,敢望诸侯传。
捉衿肘已露,纳履踵成穿。
甘从原思贫,耻学毛遂荐。

390 《对梅分韵得堂字》 宋·释斯植

霜风吹短发,值此天气凉。
行行阴壑中,万树皆含芳。
相对发微咏,巡用持华觞。
嗟彼咸平人,清风生我肠。
花非不及时,众鸟何回翔。
归看两壁间,画者犹苍苍。
抱此幽露姿,愿登君子堂。

391 《小桃红·绀云分翠隆蹉丝》 元·乔吉

绀云分翠隆蹉丝,玉线界宫鸦翅。
露冷蔷薇晓初试。
淡匀脂,金篦腻点兰烟纸。
含娇意思,殢[1]人须是,亲手画眉儿。

闺怨思念

392 《美人画眉歌》 明·瞿佑

妆阁晓寒愁独倚,蔷薇露滴胭脂水。
粉绵磨镜不闻声,彩鸾影落瑶台里。
镂金小合贮灯花,轻扫双蛾映脸霞。
螺黛凝香传内院,猩毫染色妒东家。

393 《投赠张红桥》 明·林鸿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394 《寄衣曲》 明·林鸿

汉月絓庭树,胡霜拂城楼。
边人一夜寒,深闺始知秋。
起来理征衣,纤手一何柔。
双杵几不胜,寸心未能休。

395 《子羽投诗》 明·张红桥

桂殿焚香酒半醒,露华如水点银屏。
含情欲诉心中事,羞见牵牛织女星。

396 《直中书省》 唐·韦承庆

清切凤皇池,扶疏鸡树枝。
唯应集鸾鹭,何为宿羁雌。
大造乾坤辟,深恩雨露垂。
昆蚑皆含养,驽骀亦驱驰。

397 《云仙引》 宋·冯伟寿

紫凤台高,红鸾镜里,馡馡几度秋馨。
黄金重,绿云轻。
丹砂鬓边滴粟,翠叶玲珑烟剪成。
含笑出帘,月香满袖,天雾萦身。

398 《折齿歌》 宋·罗椅

春衫未成锦机语,棠棣半花凤一羽。
象床雪综小龙梭,细穴银光吐冰缕。
西邻郎君东海归,芙蓉露白杏雨肥。
十二栏边说幽怨,劝织南浦双鸳飞。

399 《步月》 宋·邓剡

盈盈当春月,含情隔幽棂。
好怀不自制,起坐可一庭。
娟娟吐微云,迢迢映华星。
不寝步芳阴。
裴回惜娉娉。
百虫未敢怨,卉木正葱青。
馀光散草露,乃复似秋萤。

400 《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宋·邵桂子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 关于含露的诗词 描写含露的诗词 带有含露的诗词 包含含露的古诗词(6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