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去不还的诗词(3121首)

461 《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 唐·白居易

衙排宣政仗,门启紫宸关。
彩笔停书命,花砖趁立班。
稀星点银砾,残月堕金环。
暗漏犹传水,明河渐下山。

462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栉沐寄道友》 唐·白居易

栉沐事朝谒,中门初动关。
盛服去尚早,假寐须臾间。
钟声发东寺,夜色藏南山。
停骖待五漏,人马同时闲。

463 《送日本使还》 唐·徐凝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
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
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
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
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
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464 《竹枝词》 唐·李涉

荆门滩急水潺潺,两岸猿啼烟满山。
渡头少年应官去,月落西陵望不还。
巫峡云开神女祠,绿潭红树影参差。
不劳戍口初相问,无义滩头剩别离。

宴会伤春抒怀

465 《桃源词二首》 唐·施肩吾

夭夭花里千家住,总为当时隐暴秦。
归去不论无旧识,子孙今亦是他人。
秦世老翁归汉世,还同白鹤返辽城。
纵令记得山川路,莫问当时州县名。

466 《将离岳州留献徐员外》 唐·张祜

高斋长对酒,下客亦沾鱼。
不为江南去,还来郡北居。

467 《看涛》 唐·朱庆馀

不知来远近,但见白峨峨。
风雨驱寒玉,鱼龙迸上波。
声长势未尽,晓去夕还过。
要路横天堑,其如造化何。

468 《宣城崔大夫召联句,偶疾不获赴因献》 唐·许浑

心慕知音命自拘,画堂闻欲试吹竽。
茂陵罢酒惭中圣,漳浦题诗怯大巫。
鬐鬣几年伤在藻,羽毛终日羡栖梧。
还愁旅棹空归去,枫叶荷花钓五湖。

唐诗三百首赞颂民歌

469 《东还》 唐·李商隐

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长梦采华芝。
秋风动地黄云暮,归去嵩阳寻旧师。

470 《送车涛罢举归山》 唐·刘得仁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
浮生只如此,强进欲何为。
要路知无援,深山必遇师。
怜君明此理,休去不迟疑。

471 《王先生不别而去》 唐·赵嘏

仙翁归袖拂烟霓,一卷素书还独携。
劚药满囊身不病,抱琴何处鹤同栖。
沾衣尽日看山坐,搔首残春向路迷。
树树白云幽径绝,短船空倚武陵溪。

小学古诗写景山水瀑布

472 《新植红茶花偶出被人移去以诗索之》 唐·卢肇

严恨柴门一树花,便随香远逐香车。
花如解语还应道,欺我郎君不在家。

473 《浔阳观水》 唐·李群玉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474 《汉阳太白楼》 唐·李群玉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475 《汉阳太白楼》 唐·李群玉

江上层楼翠霭间,满帘春水满窗山。
青枫绿草将愁去,远入吴云暝不还。

唐诗三百首边塞冬天战争赞美将军

476 《嵩山夜还》 唐·李频

家住东皋去,好采旧山薇。
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

477 《访寂上人不遇》 唐·皮日休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478 《寄所知》 唐·李咸用

曾将俎豆为儿戏,争奈干戈阻素心。
遁去不同秦客逐,病来还作越人吟。
名流古集典衣买,僻寺奇花贳酒寻。
从道趣时身计拙,如非所好肯开襟。

479 《秋夕送友人归吴》 唐·崔涂

离心醉岂欢,把酒强相宽。
世路须求达,还家亦未安。
旅程愁算远,江月坐吟残。
莫羡扁舟兴,功成去不难。

480 《北使还京作(诗凡五章,今仅存其一)》 唐·冯道

去年今日奉皇华,只为朝廷不为家。
殿上一杯天子泣,门前双节国人嗟。
龙荒冬往时时雪,兔苑春归处处花。
上下一行如骨肉,几人身死掩风沙。

写水

* 关于去不还的诗词 描写去不还的诗词 带有去不还的诗词 包含去不还的古诗词(312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