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襟的诗词(541首)

301 《雪十首》 宋·杨公远

无奈风威冷逼衾,起来搔首更披襟。
方知搅下漫空雪,已积阶前尺许深。

302 《登乌龙山诗阁》 宋·张伯玉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逈。
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
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303 《汪氏别野次韵》 宋·张祁

芜湖还似鉴湖春,我亦归来贺季真。
好赋俱陪招隐士,耦耕长似问津人。
襟怀处处尊前好,花柳番番雨后新。
谁道只凭诗遣兴,却因雕琢费精神。

304 《题迎薰阁》 宋·张砚

解愠风来处,朱甍起旧城。
条山供偃蹇,盐泽借澄泓。
龙庙疑飞出,莲宫若化成。
乱云堆素彩,远溜集幽声。

305 《学易斋》 宋·章粲

天目鉴孤明,地籁奠众响。
虑淡世欲轻,性复道心长。
敛襟步前庭,手执周易往。
得知三画初,真契贯穹坏。
图书诣其微,精实超惚恍。
启蒙析其义,端倪见俯仰。
九京如可作,舍此吾安放。

306 《重建神秀楼追和忠定公韵》 宋·赵汝遇

峨峨城南楼,缔创知几时。
楼前中津水,潮来复潮归。
眷此云海区,襟带东西溪。
图牒考往事,杳杳孤鸿飞。

307 《杨十七应之兄学士挽辞》 宋·赵挺之

廓落襟怀德艺优,身名曾不问沈浮。
当年册府曾同命,早岁文场每并游。
寂寂旧庐东观晓,翩翩归旐北邙秋。
都城犹记樽前别,精爽今随逝水流。

308 《感怀(六首) (以下《鄞游稿》)》 明·戴良

秋风何萧瑟,一夜下庭绿。
登高望宇宙,悄悄伤心曲。
人生百年内,四序相迫促。
衰颜与颓运,去去不再复。

309 《出洛阳城》 明·程本立

挽裛上天津,伊阙当我前。
连峰左右起,奔走相后先。
古来五岳内,嵩高极中天。
仪刑正四表,襟带流三川。

310 《感往昔》 明·葛高行文

岁聿莫而历蹇兮,执霜心以为柄。
扬真气之馥馥兮,叩寂寞而见性。
刷淟涊之流俗兮,佩蕙纕以自解。
惊箕伯之袭帏兮,撞我思之悠悠。

311 《秋日杂诗三首》 明·皇甫涍

幽居测时化,节逝一何速。
轻叶委前墀,远郊气已肃。
临窗启玄玩,披襟会深瞩。
悠扬丽秋晖,凝光荡岩澳。
草虫鸣空隅,悲人咏浚谷。
驾言泛桧楫,乘流开情蓄。
¤

312 《谒伍子胥庙》 明·皇甫涍

列雉影沧波,望望深云树。
回照延清襟,芳阡引幽步。
曲隅抗兰寝,灵旗出残雾。
畴昔抱余悲,怅矣前溪路。

313 《襄阳隆中四十四韵》 明·黄辉

斩蛟寒浦外,何处卧龙岑。
乱世燕齐事,高人管乐心。
隆中山故阖,汉上日偏沈。
鱼水应奇会,蜗庐耐数寻。

314 《泗洲寺》 明·黄省曾

化塔晓言攀,禅楼访闭关。
烟生屯匝柳,云长合前山。
御酒灵襟畅,谈经宝思闲。
绀园星纬地,淹对不知还。

315 《喜归述怀留别李于鳞王元美徐子与宗子相四子》 明·梁有誉

天地炎州外,云涛涨海边。
为儒嗟世业,结社断尘缘。
髫龀趋先子,荣枯忆往年。
时推骢马使,人避铁冠贤。

316 《寄傲园小景十幅仿卢鸿一草堂图诗自题(十首》 明·刘珏

笼鹅阁谁知轩后阁,宛在水之濆。
牖外树交合,阶前萍即分。
鸟窥书影静,鱼伺墨波勤。
岂有山阴帖,人言此右军。

317 《甲辰岁张郡伯鄮西如觐京师其母太夫人出中馈》 明·卢柟

凤历开皇纪,龙池忆紫烟。
青阳调玉烛,白日转幽天。
河朔风云会,漳涯气概先。
诸公梁苑客,明府汉庭铨。

318 《登太仓卫楼》 明·陆容

炎歊何可避,爽垲自应寻。
楼阁新兵卫,观游惬士林。
月同年在未,日遇望前壬。
地势环江海,星缠右昴参。

319 《蜀府命题所藏唐十八学士瀛洲图》 明·蒲庵禅师

十八学士瀛洲仙,文彩照世皆貂蝉。
庙堂论道豁胸臆,作藩开辟神尧天。
烈烈房与杜,树业光联翩。
雅爱虞永兴,健笔铁可穿。

320 《和衍公约看杏花韵》 明·童冀

客乡不识花时节,官舍萧条如巷陌。
闭门犹恐迎朔风,况复看花事行乐。
前年又得殷师疾,往往空中闻打麦。
回思少年真一梦,幸免泥涂陷双脚。

* 关于前襟的诗词 描写前襟的诗词 带有前襟的诗词 包含前襟的古诗词(5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