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俨字望之,幼能属文”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窦俨字望之,幼能属文。既冠,举晋天福六年进士,辟滑州从事。府罢,授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出为天平军掌书记,以母忧去职。服除,拜左拾遗。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冤声上达,和气有伤,望加禁止。"上从之。
显德元年,加集贤殿学士,判院事。父忧去职,服阕,复旧官。时世宗方切于治道,俨上疏曰:"历代致理,六纲为首。陛下思服帝猷,寤寐献纳,亟下方正之诏,廓开艺能之路。士有一技,必得自效。故小臣不揆,辄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之言。"世宗多见听纳。
南征还。诏俨考正雅乐,俄权知贡举。未几,拜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俨校钟磬筦龠之数,辨清浊上下之节,复举律吕旋相为宫之法,迄今遵用。
会诏中外臣僚,有所闻见,并许上章论议。俨疏曰:"设官分职,授政任功,欲为政之有伦,在位官之无旷。今朝廷多士,省寺华资,无事有员,十乃六七,止于计月待奉,计年待迁。其中廉干之人,不无愧耻之意。如非历试,何展公才。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州府五千户以上县令为县大夫,升为从五品下。畿大夫见府尹如赤令之仪,其诸州府县大夫见本部长如宾从之礼。如此,则士大夫足以陈力,贤不肖无以驾肩,各系否臧,明行黜陟,利民益国,斯实良规。"疏奏不报。
宋初,就转礼部侍郎,代仪知贡举。当是时,祀事乐章、宗庙谥号多俨撰定,议者服其该博。车驾征泽、潞,以疾不从。卒,年四十二。
俨性夷旷,好贤乐善,优游策府凡十余年。所撰《周正乐》成一百二十卷,诏藏于史阁;其《通礼》未及编纂而卒。有文集七十卷。俨与仪尤为才俊,对景览古,皆形讽咏,更迭倡和至三百篇,多以道义相敦励,并著集。
尤善推步星历,逆知吉凶。卢多逊、杨徽之同任谏官,俨尝谓之曰:"丁卯岁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太平,二拾遗见之,俨不与也。"又曰:"俨家昆弟五人,皆登进士第,可谓盛矣,然无及相辅者,唯偁稍近之,亦不久居其位。"卒如其言。俨有子早卒,以侄说为嗣。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B.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C.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D.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5.下列对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士,一般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后来指有文采,舞文弄墨的人,最著名的是苏东坡“苏学士”。
B.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如汉武帝(刘彻),岳武穆(岳飞)等。
C.拾遗是官名,唐代武则天时设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到宋代后改为左右正言。
D.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6.下列对文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窦俨痛恨酷刑,直言劝谏。开运年间,各地任意使用酷刑,窦俨列举了两种刑法的弊端,认为对祥和之气有损害,建议皇帝加以禁止。
B.窦俨为国着想,献计献策他建议国家把六纲放在首位,而世宗睡梦中都想着纳谏,急忙下达了去弊的诏令,为有能力的人打开了门路。
C.窦俨擅长音律,贡献很大。他修订雅乐,校正了钟磬管乐的数目,辨别清浊上下的音节,还提出律吕交相为宫调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D.窦俨平易旷达,喜爱贤才。他与保义面对美景观览古迹,都写成诗歌,互相唱和达三百篇,而且两人还用道义互相督促鼓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诏中外臣僚,有所见闻,并许上章论议。(5分)
(2)贤不肖无以驾肩,各系否臧,明行黜陟,利民益国,斯实良规。(5分)
参考答案
4.D(断句可以根据语境,抓住常见的标志进行,比如句中的“中”“曰”,还有注意人名)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5.A(学士还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原文中指官职名)
6.B(这是窦俨上疏中的话,不是皇上的行为)
7.(1)适逢下诏中外臣僚,有所见闻,都允许上表论述。
(2)贤能与不肖不再一起任用,各自根据评价优劣,公开进行贬黜提升,利民益国,这的确是好的规定。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窦俨字望之,少年时能写文章。成年以后,后晋天福六年举为进士,征召为滑州从事。府署撤销,授为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出朝为天平军掌书记,因母丧离职。服丧结束,授为左拾遗。开运年间,各地任意使用酷刑,窦俨上疏说:“按照法律,死刑有两种,就是所谓绞刑、斩首。绞刑筋骨相连,斩首头颈分离,大辟的刑名,不超出这两类。滥用刑罚兴起以后,近来听到数等,是因为外地不遵守通行的法规,或者用长钉贯穿人的手足,或者用短刀割人肌肤,拖延一两天,不让他马上死去。诉冤的声音传到上面,对样和之气有损害,希望加以禁止。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显德元年,加官集贤殿学士,判院事。父亲去世服丧离职,服丧完毕,官复原职。当时世宗正迫切征求治国之道,窦俨上疏说:“历代国家得到治理,把六纲放在首位。陛下思考帝王之道,睡梦中也想着纳谏,急忙下达去弊的诏令,为有能力的人打开门路。士人有一技之长,必定能够效力。因此小臣不自量力,陈述礼、乐、刑、政、劝农、经武之言。”世宗大多听从采纳。
南方征伐回朝,诏令窦俨考察订正雅乐,不久权知贡举。不久,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寺。窦俨校正钟磬管籥的数目,辨别清浊上下的音节,又提出律吕交相为宫调的方法,至今沿用
适逢下诏中外臣僚,有所见闻,都允许上表论述。窦俨上疏说:“设立官署分派职官,交授政事任用有功之人,希望统治有秩序,在位官员无荒废。现在朝廷有很多人才,部门繁多,没有事务而设有官员,占十分之六七,仅是计算月份等待俸禄,计算年份等待升迁。其中廉洁能干的人,有惭愧羞耻的感觉。如果不是经过考试,如何施展才能。请求改两京地区各县县令以及外地州府五千户以上县的县令为县大夫,升为从五品下。京畿县大夫参见府尹按照赤令之礼。这样,就能使士大夫足以发挥能力,贤能与不肖不再一起任用,各自根据评价优劣,公开进行贬黜提升,利民益国,这的确是好的规定。”疏奏上后没有得到答复。
宋初,就地转礼部侍郎,接替窦仪知贡举。那时,祭祀音乐、宗庙谥号多数由窦俨编定,议论的人佩服他渊博。皇上亲征泽州、潞州,因病没有随行。去世,年四十二。
窦俨性情平易旷达,喜爱贤才乐于行善,身居帝王藏书之所共十几年。所撰《周正乐》成书一百二十卷,诏令收藏在史阁;他的《通礼》未来得及编纂就去世了。有文集七十卷。窦俨与窦仪特别有才华,面对美景观览古迹,都写成诗歌,互相唱和达二百篇,多用道义互相督促鼓励,都收在文集中。
窦俨尤其善于推算星象,预知吉凶。卢多逊、杨徽之同时担任谏官,窦俨曾对他们说:“丁卯年五星聚集在奎宿,从此天下太平,二位拾遗能见到,我是看不到了。”又说:“窦俨家中兄弟五人,都进士及第,可以说兴盛了,然而没有做到宰相辅臣的,惟有窦偁稍稍接近这个地位,也不能长期居于那个职位。”最终与他的预言一样。窦俨有子早年去世,把侄子窦说作为后嗣。
显德元年,加集贤殿学士,判院事。父忧去职,服阕,复旧官。时世宗方切于治道,俨上疏曰:"历代致理,六纲为首。陛下思服帝猷,寤寐献纳,亟下方正之诏,廓开艺能之路。士有一技,必得自效。故小臣不揆,辄陈礼、乐、刑、政、劝农、经武之言。"世宗多见听纳。
南征还。诏俨考正雅乐,俄权知贡举。未几,拜翰林学士,判太常寺。俨校钟磬筦龠之数,辨清浊上下之节,复举律吕旋相为宫之法,迄今遵用。
会诏中外臣僚,有所闻见,并许上章论议。俨疏曰:"设官分职,授政任功,欲为政之有伦,在位官之无旷。今朝廷多士,省寺华资,无事有员,十乃六七,止于计月待奉,计年待迁。其中廉干之人,不无愧耻之意。如非历试,何展公才。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州府五千户以上县令为县大夫,升为从五品下。畿大夫见府尹如赤令之仪,其诸州府县大夫见本部长如宾从之礼。如此,则士大夫足以陈力,贤不肖无以驾肩,各系否臧,明行黜陟,利民益国,斯实良规。"疏奏不报。
宋初,就转礼部侍郎,代仪知贡举。当是时,祀事乐章、宗庙谥号多俨撰定,议者服其该博。车驾征泽、潞,以疾不从。卒,年四十二。
俨性夷旷,好贤乐善,优游策府凡十余年。所撰《周正乐》成一百二十卷,诏藏于史阁;其《通礼》未及编纂而卒。有文集七十卷。俨与仪尤为才俊,对景览古,皆形讽咏,更迭倡和至三百篇,多以道义相敦励,并著集。
尤善推步星历,逆知吉凶。卢多逊、杨徽之同任谏官,俨尝谓之曰:"丁卯岁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太平,二拾遗见之,俨不与也。"又曰:"俨家昆弟五人,皆登进士第,可谓盛矣,然无及相辅者,唯偁稍近之,亦不久居其位。"卒如其言。俨有子早卒,以侄说为嗣。
(《宋史列传第二十二》)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B.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C.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D.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5.下列对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学士,一般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后来指有文采,舞文弄墨的人,最著名的是苏东坡“苏学士”。
B.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如汉武帝(刘彻),岳武穆(岳飞)等。
C.拾遗是官名,唐代武则天时设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到宋代后改为左右正言。
D.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6.下列对文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窦俨痛恨酷刑,直言劝谏。开运年间,各地任意使用酷刑,窦俨列举了两种刑法的弊端,认为对祥和之气有损害,建议皇帝加以禁止。
B.窦俨为国着想,献计献策他建议国家把六纲放在首位,而世宗睡梦中都想着纳谏,急忙下达了去弊的诏令,为有能力的人打开了门路。
C.窦俨擅长音律,贡献很大。他修订雅乐,校正了钟磬管乐的数目,辨别清浊上下的音节,还提出律吕交相为宫调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D.窦俨平易旷达,喜爱贤才。他与保义面对美景观览古迹,都写成诗歌,互相唱和达三百篇,而且两人还用道义互相督促鼓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诏中外臣僚,有所见闻,并许上章论议。(5分)
(2)贤不肖无以驾肩,各系否臧,明行黜陟,利民益国,斯实良规。(5分)
参考答案
4.D(断句可以根据语境,抓住常见的标志进行,比如句中的“中”“曰”,还有注意人名)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
5.A(学士还指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原文中指官职名)
6.B(这是窦俨上疏中的话,不是皇上的行为)
7.(1)适逢下诏中外臣僚,有所见闻,都允许上表论述。
(2)贤能与不肖不再一起任用,各自根据评价优劣,公开进行贬黜提升,利民益国,这的确是好的规定。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窦俨字望之,少年时能写文章。成年以后,后晋天福六年举为进士,征召为滑州从事。府署撤销,授为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出朝为天平军掌书记,因母丧离职。服丧结束,授为左拾遗。开运年间,各地任意使用酷刑,窦俨上疏说:“按照法律,死刑有两种,就是所谓绞刑、斩首。绞刑筋骨相连,斩首头颈分离,大辟的刑名,不超出这两类。滥用刑罚兴起以后,近来听到数等,是因为外地不遵守通行的法规,或者用长钉贯穿人的手足,或者用短刀割人肌肤,拖延一两天,不让他马上死去。诉冤的声音传到上面,对样和之气有损害,希望加以禁止。皇上听从了他的意见。”
显德元年,加官集贤殿学士,判院事。父亲去世服丧离职,服丧完毕,官复原职。当时世宗正迫切征求治国之道,窦俨上疏说:“历代国家得到治理,把六纲放在首位。陛下思考帝王之道,睡梦中也想着纳谏,急忙下达去弊的诏令,为有能力的人打开门路。士人有一技之长,必定能够效力。因此小臣不自量力,陈述礼、乐、刑、政、劝农、经武之言。”世宗大多听从采纳。
南方征伐回朝,诏令窦俨考察订正雅乐,不久权知贡举。不久,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寺。窦俨校正钟磬管籥的数目,辨别清浊上下的音节,又提出律吕交相为宫调的方法,至今沿用
适逢下诏中外臣僚,有所见闻,都允许上表论述。窦俨上疏说:“设立官署分派职官,交授政事任用有功之人,希望统治有秩序,在位官员无荒废。现在朝廷有很多人才,部门繁多,没有事务而设有官员,占十分之六七,仅是计算月份等待俸禄,计算年份等待升迁。其中廉洁能干的人,有惭愧羞耻的感觉。如果不是经过考试,如何施展才能。请求改两京地区各县县令以及外地州府五千户以上县的县令为县大夫,升为从五品下。京畿县大夫参见府尹按照赤令之礼。这样,就能使士大夫足以发挥能力,贤能与不肖不再一起任用,各自根据评价优劣,公开进行贬黜提升,利民益国,这的确是好的规定。”疏奏上后没有得到答复。
宋初,就地转礼部侍郎,接替窦仪知贡举。那时,祭祀音乐、宗庙谥号多数由窦俨编定,议论的人佩服他渊博。皇上亲征泽州、潞州,因病没有随行。去世,年四十二。
窦俨性情平易旷达,喜爱贤才乐于行善,身居帝王藏书之所共十几年。所撰《周正乐》成书一百二十卷,诏令收藏在史阁;他的《通礼》未来得及编纂就去世了。有文集七十卷。窦俨与窦仪特别有才华,面对美景观览古迹,都写成诗歌,互相唱和达二百篇,多用道义互相督促鼓励,都收在文集中。
窦俨尤其善于推算星象,预知吉凶。卢多逊、杨徽之同时担任谏官,窦俨曾对他们说:“丁卯年五星聚集在奎宿,从此天下太平,二位拾遗能见到,我是看不到了。”又说:“窦俨家中兄弟五人,都进士及第,可以说兴盛了,然而没有做到宰相辅臣的,惟有窦偁稍稍接近这个地位,也不能长期居于那个职位。”最终与他的预言一样。窦俨有子早年去世,把侄子窦说作为后嗣。
* 窦俨字望之,幼能属文。既冠,举晋天福六年进士,辟滑州从事。府罢,授著作佐郎、集贤校理,出为天平军掌书记,以母忧去职。服除,拜左拾遗。开运中诸镇恣用酷刑俨上疏曰案名例律死刑二绞、斩之谓也。冤声上达,和气有伤,望加禁止。"上从之。显德元年,加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