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舂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原文有删改)
【注释】①子犹:即本文作者冯梦龙。②台使: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③舂(chōnɡ):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④爨(cuàn):生火做饭。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忽召亲朋数人会食       会:适逢
B.众皆怪之               怪:觉得……奇怪
C.皆匿笑强进             匿:偷偷地
 D.乃裂去薄饼缘           缘:边缘
9.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
A.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湖心亭看雪》)
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C.呼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D.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隆中对》)
10.下列句子中,与“罴为设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观潮》)
B.客从外来,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
D.舜发于畎亩之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天,郑余庆请亲朋好友去吃饭,大家一早就去赴宴,结果直到日头高照,郑余庆才出来。
B.郑余庆让左右侍从叮嘱厨子“蒸烂去毛,不要折断它的颈项”,大家以为他要请吃蒸鹅蒸鸭之类。
C.王罴对使者浪费粮食的做法甚为不满,命令侍从撤去食物。由此可见他节俭直率的特点。
D.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
1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3分 )
(2)尔之择选,当是未饥!(1分)

参考答案
8、A. 忽然召集几个亲戚朋友去聚集吃饭.会:聚集.故个该项解释不正确;
9、D.
A:句意:我畅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而:表顺承;
B:句意: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东坡.而:表并列;
C:句意:大呼小叫的喊别人过来再给他.而:表顺承;
D:句意: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富足却不知道不知道爱惜.而:表转折,但是,却.与例句相同.
故选:D.
11、B.
A:被动句;
B:应是:客从外来,与之坐谈.省略句;
C:判断句;
D: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故选:B.
12、D子犹认为,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有关系,贫穷了不得不节俭.理解和分析正确.
13、①节俭到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②你有选择的吃,应当是不饿!

参考译文
 子犹说:贫穷是有志者中常有的;节俭是人的天性.贫穷了不得不节俭,但是节俭的人不一定贫穷,所以说“人的天性”.可是节俭不可以吗?有言道:吝啬是不可取的.节俭到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郑余庆平常吝啬.有一天,忽然召集几个亲戚朋友去聚集吃饭.大家都感到奇怪.早晨就去赴宴.太阳升的老高了,郑余庆才出来,招呼周围的家人说:“吩咐厨师蒸烂了去掉毛.不要折断了脖子!”众人相互看了看,一定是蒸鹅鸭这些东西.又过了很长时间,用盘子端了出来,酱料、醋也很清香新鲜.只见每人面前一碗米饭,一个蒸熟的葫芦,众人都偷偷的笑勉强吃了.
    王罴生性节俭率直.镇守河东的时候,曾经有台使到来,王罴给他准备饭食,台使撕下丢掉薄饼的边缘.王罴说:“从耕种到收获,已付出了很多功夫,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再生火做成饭,用了不少力气.你有选择的吃,应当是不饿!”(王罴)命令手下的人撤掉了饭食.使者恨惊讶感到十分惭愧.
* 子犹①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