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忠,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显忠,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陈。金人犯鄜延,王庶命永奇募间者,得张琦;更求一人,显忠请行。永奇曰:"汝未涉历,行必累琦。"显忠曰:"显忠年小,胆气不小,必不累琦。"后有敌人夜宿陶穴,显忠缒穴中,得十七人,皆杀之,取首二级,马二匹,余马悉折其足。庶大奇之,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始知名。
金人陷延安,授显忠父子官。父与子相泣曰:"我宋臣也,世袭国恩,乃为彼用邪!"会刘豫令显忠帅马军赴东京,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元帅撒里曷来同州,显忠以计执之,驰出城。至洛河,舟船后期不得渡,与追骑屡战,皆胜。显忠憩高原,望追骑益多,乃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皆许之,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显忠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鄜城县,急遣人告永奇。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宣抚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至行在,高宗抚劳再三。
兀术犯河南,手诏以军与张俊会。显忠与敌战,败之。兀术谓韩常曰:"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乃焚庐江而走。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显忠曰:“若使诸军相与掎角,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
乾道改元,乃还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卒,年六十九。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B.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C.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D.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
B.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
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D.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显忠年少便胆识过人。十七岁随父出入行阵;在招募探子时,显忠主动请求前往;后又孤身夜袭敌人成功,被王庶看重。
B.李显忠有勇有谋,善于应变。在同州用计抓获撒里曷;与追兵作战,战而胜之,面对越来越多的追兵,与撒里曷折箭为誓后将其推下山崖脱身。
C.李显忠忠肝义胆,一心向宋。金人攻破延安,曾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但他们对此内心深感愤慨,并未诚心归附。
D.李显忠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忠文归朝之后,曾与张俊一道,击溃进犯合肥的兀术;又与宏渊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5分)
(2)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5分)
参考答案
10.B
11.B
12.D (“击溃进犯合肥的兀术;又与宏渊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错,兀术是自动避让,宏渊按兵不动,没有与显忠“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
13.(10分)
(1)李永奇私下告诫李显忠说:“你如果寻得可利用的机会,那么南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的原因而改变志向。”
(2)李显忠知道宏渊没有远大志向,叹息道:“上天没有打算平定中原吗?为什么如此阻挠!”。
参考译文
李显忠,起初名世辅,回到南方,被赐名显忠。十七岁时,投军效力,跟随父亲永奇出入行阵。金兵侵犯鄘延,经略使王庶命令永奇招募探子,得到张琦;还需要一人同行,显忠请求前往。永奇説:“你没有经验,前去一定会连累张琦。”题尘説:“我虽年纪小,胆气却不小,一定不会连累张琦,应当与他同往。”有敌人夜晚睡在地穴襄,显忠用绳索吊入穴中,共有十七个人,都杀了他们,取得两个首级,两匹马,把其余马的脚都折断了。王庶对他非常看重,补用他为承信郎,充任部队将领,从此开始知名。
金兵攻陷延安,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永奇聚众哭着説:“我是宋朝臣子,世代蒙受国家恩典,哪能为它所用呢?”正逢刘豫命令显忠率领骑兵前往东京,永奇秘密地告诫他説:“你如能得到机会,就立即回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的原因而改变志向。”
元帅撒里曷来到同州,显忠用计捉住了他,骑马出城。到达洛河,舟船误了约定时间无法渡过,显忠与追赶的骑兵多次交战,都得胜。显忠在高塬上休息,望见追骑越来越多,就与撒里曷折箭盟誓,不得杀害同州人,不得伤害自己的亲属,撒里曷都答应了。于是把他推下山崖,追兵争着救护得以不死。显忠带着老少衆人一直向北,来到鄜城县,急速派人去告诉永奇。永奇就携带全家人出城,到达马趐谷谷口,被金兵追上,家属二百人都遇害。显忠仅仅带着二十六个人逃往夏国。夏国人问其缘由。显忠哭着详细诉説父母妻子遇害的情形,切齿痛恨,恨不能立刻死去。四川宣抚使吴玠派张振来抚慰晓谕説:“忠义归朝,君为第一。”来到皇上驻地,高宗多次进行安抚慰劳。
兀术进犯河南,皇上亲笔下诏让他与张俊会师。与敌人交战,打败了他们。兀术对韩常説:“李世辅回到宋朝,还不曾立功,这人十分勇敢,应该暂且避开他。”于是火烧庐江而煺。金军元帅孛撒从南京率领十万步兵骑兵前来,在早晨时靠近城池,摆列下大阵。显忠亲自率军在城南迎战,交战几十个回合,孛撒大败,于是逃跑。统制李福、统领李保各自带领部下退避不前,都被斩首示众。第二天,敌人增派军队前来。显忠让宏渊合力夹击敌人,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自与部下奋力作战一百多个回合击退了他们。
显忠説:“若能让各军互成掎角之势,从城外袭击,则敌兵可以杀尽,金国元帅可以活捉,河南之地指日可以收復了。”显忠知道宏渊无固守之志,而形势又不可孤立,叹息道:“上天没有打算平定中原吗?为什么如此阻挠!”。
乾道更改年号,显忠返回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谥号忠襄。
金人陷延安,授显忠父子官。父与子相泣曰:"我宋臣也,世袭国恩,乃为彼用邪!"会刘豫令显忠帅马军赴东京,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元帅撒里曷来同州,显忠以计执之,驰出城。至洛河,舟船后期不得渡,与追骑屡战,皆胜。显忠憩高原,望追骑益多,乃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皆许之,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显忠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鄜城县,急遣人告永奇。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宣抚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忠义归朝,惟君第一。"至行在,高宗抚劳再三。
兀术犯河南,手诏以军与张俊会。显忠与敌战,败之。兀术谓韩常曰:"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乃焚庐江而走。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显忠曰:“若使诸军相与掎角,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
乾道改元,乃还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卒,年六十九。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B.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C.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D.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
B.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
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D.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显忠年少便胆识过人。十七岁随父出入行阵;在招募探子时,显忠主动请求前往;后又孤身夜袭敌人成功,被王庶看重。
B.李显忠有勇有谋,善于应变。在同州用计抓获撒里曷;与追兵作战,战而胜之,面对越来越多的追兵,与撒里曷折箭为誓后将其推下山崖脱身。
C.李显忠忠肝义胆,一心向宋。金人攻破延安,曾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但他们对此内心深感愤慨,并未诚心归附。
D.李显忠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忠文归朝之后,曾与张俊一道,击溃进犯合肥的兀术;又与宏渊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5分)
(2)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5分)
参考答案
10.B
参考译文
李显忠,起初名世辅,回到南方,被赐名显忠。十七岁时,投军效力,跟随父亲永奇出入行阵。金兵侵犯鄘延,经略使王庶命令永奇招募探子,得到张琦;还需要一人同行,显忠请求前往。永奇説:“你没有经验,前去一定会连累张琦。”题尘説:“我虽年纪小,胆气却不小,一定不会连累张琦,应当与他同往。”有敌人夜晚睡在地穴襄,显忠用绳索吊入穴中,共有十七个人,都杀了他们,取得两个首级,两匹马,把其余马的脚都折断了。王庶对他非常看重,补用他为承信郎,充任部队将领,从此开始知名。
金兵攻陷延安,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永奇聚众哭着説:“我是宋朝臣子,世代蒙受国家恩典,哪能为它所用呢?”正逢刘豫命令显忠率领骑兵前往东京,永奇秘密地告诫他説:“你如能得到机会,就立即回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的原因而改变志向。”
元帅撒里曷来到同州,显忠用计捉住了他,骑马出城。到达洛河,舟船误了约定时间无法渡过,显忠与追赶的骑兵多次交战,都得胜。显忠在高塬上休息,望见追骑越来越多,就与撒里曷折箭盟誓,不得杀害同州人,不得伤害自己的亲属,撒里曷都答应了。于是把他推下山崖,追兵争着救护得以不死。显忠带着老少衆人一直向北,来到鄜城县,急速派人去告诉永奇。永奇就携带全家人出城,到达马趐谷谷口,被金兵追上,家属二百人都遇害。显忠仅仅带着二十六个人逃往夏国。夏国人问其缘由。显忠哭着详细诉説父母妻子遇害的情形,切齿痛恨,恨不能立刻死去。四川宣抚使吴玠派张振来抚慰晓谕説:“忠义归朝,君为第一。”来到皇上驻地,高宗多次进行安抚慰劳。
兀术进犯河南,皇上亲笔下诏让他与张俊会师。与敌人交战,打败了他们。兀术对韩常説:“李世辅回到宋朝,还不曾立功,这人十分勇敢,应该暂且避开他。”于是火烧庐江而煺。金军元帅孛撒从南京率领十万步兵骑兵前来,在早晨时靠近城池,摆列下大阵。显忠亲自率军在城南迎战,交战几十个回合,孛撒大败,于是逃跑。统制李福、统领李保各自带领部下退避不前,都被斩首示众。第二天,敌人增派军队前来。显忠让宏渊合力夹击敌人,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自与部下奋力作战一百多个回合击退了他们。
显忠説:“若能让各军互成掎角之势,从城外袭击,则敌兵可以杀尽,金国元帅可以活捉,河南之地指日可以收復了。”显忠知道宏渊无固守之志,而形势又不可孤立,叹息道:“上天没有打算平定中原吗?为什么如此阻挠!”。
乾道更改年号,显忠返回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去世,享年六十九岁。谥号忠襄。
* 李显忠,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陈。金人犯鄜延,王庶命永奇募间者,得张琦;更求一人,显忠请行。永奇曰:"汝未涉历,行必累琦。"显忠曰:"显忠年小,胆气不小,必不累琦。"后有敌人夜宿陶穴,显忠缒穴中,得十七人,皆杀之, ......